情感隔离:回避型人格的保护色。 情感专家潘幸知。 郭柯宇的悲剧婚姻是带有童年不幸经历的重复。郭柯宇有一位画家父亲以及一个"绝对性服从"的母亲。逢年过节郭母都是不会上桌吃饭的,只会在厨房里面吃。郭母勤勤恳恳的忙碌一辈子只为得到郭父的心疼。对的是心疼,不是爱不是尊重,只有怜悯。对郭母来说这就是莫大的恩惠了。 看着母亲如此的卑微,郭柯宇发誓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女性,绝不依附于男性。但她没曾想自己长大后没有成为母亲那样的女性,却有着父亲留下的生命底色。 郭父是一名画家,艺术气息十分的浓厚,骨子里头也带着一种孤傲的文人气质。但艺术家往往伴随着情绪的敏感还有阴沉不定。我很害怕激怒他,确实是很恐惧。所以我后来想我的表演系老师大概是我爸,我变得敏感、察言观色都是因为原来的求生欲,我怕被他揍。 同时郭父也有着一个封闭的内心,为了避开与家人的交流,他给自己的房间装上了入户锁,常常的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再与人分享他的世界。父亲只有做木工活需要人帮忙的时候才会允许郭柯宇进入他独有的空间。在郭父的影响下郭柯宇形成了高度敏感的人格。 在郭柯宇的认知当中爱是疏远、是冷漠、是逃离。和章贺闪婚也带着逃离原生家庭的原因,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结婚后在自己的婚姻里依然能够看到过去父母之间的疏离和冷漠的影子。对于爱情她渴望也能够飞蛾扑火,可是当她结了婚却不知道该如何的去表达爱。 同时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她高度的渴望和伴侣精神世界的契合。而这一点她有表现过,对章贺精神价值评价不高。比如10年来从来没有认真的看过章贺的戏,而她自己是影后,是乐队的主唱。她艺术上有一个自己的艺术标准,可惜郭柯宇是回避型的人格,这也导致了她和章贺互动不足,交流不能共通的时候就会无比放大"你"和"我"的差别。比如她嫌弃章贺说话声音大,因为她自己的声音细细柔柔的。说章贺脾气急躁,因为自己的脾气慢悠悠的,所以不太喜欢他的直接和火爆。 打开主页看下集,我们选择结婚的人是"影子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