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年,李隆基突然率军攻进皇宫,斩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欣喜若狂,谁知

梅梅评历史 2024-11-20 22:04:01

710年,李隆基突然率军攻进皇宫,斩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欣喜若狂,谁知,下一秒她就大祸临头了。 李隆基手起刀落,将“自己人”上官婉儿斩落马下。   众人不解:上官婉儿手捧诏书,已经表明了立场,临淄王为何还要杀了她?   李隆基回答说:“此婢妖淫,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将来恐怕后患无穷。”   上官婉儿是唐朝一位不可多得的奇女子,她不仅才高八斗、文采斐然,而且聪慧异常、善于政务,是当初闻名天下的“巾帼宰相”,这样一位才女,为何在李隆基眼中那么不堪呢?   这,还得从上官婉儿特殊的人生经历讲起。   上官婉儿原本出身官宦之家,她的父亲上官庭芝是周王李显的僚属,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的宰相,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664年,上官仪和上官庭芝,因替唐高宗起草废武后的诏书,被武则天杀害,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被充入掖庭为奴。   尽管境遇一落千丈,可上官婉儿在郑氏的精心教养下,依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不仅通晓诗文,还通达吏事和人情,非常聪慧。   武则天对上官婉儿的才气早有耳闻,便想借机考较一番。谁知,14岁的婉儿不仅不怯场,反而对答如流,片刻就做出了一篇文意通畅、辞藻优美的文章。   武则天连连称赞,当场免去上官婉儿的官奴身份,并封她做了唐高宗的才人。   当然,武则天这么做,并不是真的让上官婉儿待在后宫,成为皇帝的妃嫔,而是另有他用。   上官婉儿真正需要做的,是为武则天执掌宫中诰命、搜罗天下人才。后来,武则天对她越来越信任,有时连床帏之事也不避讳,所以,上官婉儿手中的权力不断变大,人称“巾帼宰相”。   转眼到了公元705年,武则天已经81岁高龄了,身体和精力大不如从前,上官婉儿见武则天大势已去,便转身投靠了皇太子李显,并里应外合,协助李显发动神龙政变,彻底终结了武则天的大周王朝。     不久,李显即位为唐中宗,42岁的上官婉儿也从正五品才人,高升为正二品昭容,同时“独掌制诰”,成了皇帝身边唯一负责起草诏书的“女官”,其权力之大,更胜武则天时期。     大权在握之后,上官婉儿仍不满足,她见唐中宗懦弱无能,便转而结交既强势、又有野心的韦皇后。   为了投其所好,上官婉儿不仅将自己的情夫武三思“分享”给了韦皇后,还建议韦后效仿武则天,废掉中宗,自己当皇帝!   韦皇后被说得心动,开始在朝中大肆扶植自己的势力,然而,在景龙政变中,上官婉儿因为韦皇后的背信弃义,差点被太子李重俊所杀。   为了保命,上官婉儿又一次转变了政治立场,抛弃韦皇后,找了一位新东家——太平公主。   710年,唐中宗李显突然驾崩,为了防止韦皇后把持朝政,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共同起草了一份遗诏,这份遗诏主要有三点内容:   一、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 二、任韦皇后为知政事; 三、由相王李旦辅政。   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本意是希望平衡韦后和李唐王室的势力,防止一家独大,可最后,却被宰相宗楚客篡改成了“韦后专政”。   为了捍卫李唐王室的利益,当年六月,临淄王李隆基联手姑姑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一党,危急时刻,上官婉儿拿着草拟的遗诏,准备再次投靠新主,可惜,李隆基压根不买她的帐。     由此可见,李隆基之所以执意要杀掉上官婉儿,主要是因为她的政治立场太善变了。 上官婉儿先是武则天的秘书,后是唐中宗的昭容兼宰相,之后又是韦皇后、太平公主的死党,她先后四易其主,谁势力大就投靠谁。 这样没有政治节操的人,李隆基敢接着用吗?   至于李隆基说她“渎乱宫闱”,倒也不算冤枉她。 上官婉儿的相好不止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一个。 神龙政变后,张昌宗被杀,上官婉儿又转而和中书侍郎崔湜相好,在婉儿的推荐下,崔湜还一度官拜宰相。 与此同时,她还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保持着异常亲密的男女关系。   李隆基的母亲窦氏就是因为武则天的这些宫廷丑闻而死,所以,李隆基从骨子里就反感私生活混乱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死后,太平公主出面为她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派人将她生前做的诗,辑录成了一本《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一代奇女子,就此落幕。   2013年,陕西考古研究院在今咸阳市渭城区邓村北发现了上官婉儿的墓葬,墓葬的等级很高,由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可令人奇怪的,墓中不仅空空如也、陪葬品和棺木全都不见踪影,就连墓室的地砖和壁画都被人为地破坏了。   有专家分析,太平公主谋反失败被逼死后,称帝的李隆基迁怒于上官婉儿,便命人将其毁墓鞭尸,盛极一时的“巾帼宰相”竟落得如此下场,真令人唏嘘不已啊!  

0 阅读:0
梅梅评历史

梅梅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