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官员录用分为三种形式:科举为主干、官员世袭和有钱人捐纳。 在科举方面,

真益谈谈历史 2024-11-17 10:27:27

清代的官员录用分为三种形式:科举为主干、官员世袭和有钱人捐纳。 在科举方面,从顺治二年,满清第一次开科取仕到光绪三十年废除科举考试,满清共录取了26849名进士。 进士们经历完国考后,头部精英留在京城从翰林院开始仕途,当庶吉士品,成为朝廷重点培养对象,国家的高官预备队。再往后的分配到各个部门进行工作实习。以后职务会升的很快,有的十多年之后就能入军机处。 次一点的会分到六部九寺做司局级干部,或者外放当县令之类,但考中进士直接授实缺知县比较少见的。 满清的地方官制分三级——省、府、县。 省级的核心官员包括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学政等。 巡抚标一般是从二品(省长),俗称抚台。巡抚之下有布政使(常务副省长),也是从二品,按察使(纪委)是正三品,提督学政(教育),正三品。 满清知府(市长)从四品的,知府的副手同知(正五品)和通判(正六品)。 清朝的巡抚与知府的任免,需要吏部提交给军机处,军机处草拟后给皇帝签字。 为了避任人唯亲、培植私人势力的嫌,巡抚大人通常都会由着京城派人,地方直接升巡抚的很少。 有清一代,正一品的文官只有太师、太傅、太保和殿阁大学士,大都是虚职。自乾隆年之后,基本不会再给大臣授三公的职位,大都是死后追授。正一品大学士标配是六人,即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这其中“殿”高于“阁”, 清朝所谓宰相都称中堂,在满清,必须得是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方能被大家称为中堂。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清楚,李鸿章是疆臣出身,全盛时期的头衔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属于身份最为尊崇的正一品地方官,并非京城的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为大学士之首,乾隆朝之后,就是以文华殿大学士兼任领班军机大臣为群臣之首。当然也有例外,李鸿章一辈子没进军机处,但依旧被称为李中堂。讲好中国文化冬日生活打卡季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27
真益谈谈历史

真益谈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