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故事时代背景是恢复高考以后,庄图南、庄晓婷、林栋哲、向鹏飞这些人正是

君子世生活 2024-11-15 17:38:34

《小巷人家》故事时代背景是恢复高考以后,庄图南、庄晓婷、林栋哲、向鹏飞这些人正是我们60后一代人的写照。作为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一员,对深受爷爷奶奶重男轻女思想困扰的庄晓婷当时的内心困扰深有感触。 作为同龄人,庄晓婷生活在城市,还深受爷爷奶奶重男轻女思想的困扰,回想我自己,能够从安徽的一个小山村通过读书走出来,真得感谢父亲当年没有受重男轻女思想的禁锢,硬是不顾周围人的冷言冷语,让我这个女孩读书,并通过读书最终改变了命运。 我家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父亲在镇上上班,母亲在生下我之后就得了双侧多囊肾,几乎无法干体力活,整日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为了给母亲看病,父亲四处借债,家里经济拮据,甚至比一般农村家庭还要艰难。但即便如此,父亲仍然坚持让我读书。 在那个年代,村里连男孩读书的都不多,女孩子更是被视为嫁人的工具。村里人常常在背后议论,家里的伯父更是不止一次地当着我的面劝说我父亲:“女娃书读得再好,以后也是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弟妹身体又不好,不如让侄女留在家里帮着干干家务也好”这些话像刀子一样刺痛了我,然而更让我心痛的是,卧病在床的母亲和特意过来帮忙照看我们的外婆也开始对我读书的事表示忧虑。她们担心我会因此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将来无人敢娶。 有一次,外婆在厨房忙活,边洗菜边低声对我母亲说:“女孩子最终还是得嫁人,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万一将来嫁不出去,可不就害了孩子?”听到这番话,我心中一阵委屈,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却又不敢流出来。母亲也是直叹气。 父亲后来知道后坚定地对外婆和妈妈说:“我家姑娘只要能读得出来,我无论如何都要让她读下去。女孩子读书有了文化,就不会一辈子窝在农村。”他那种毫不妥协的态度让我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力量,仿佛在告诉我,读书是我唯一的出路。 父亲的远见在我初二那年得到了印证。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整个社会都在热议,许多年轻人纷纷开始复习,而我也在父亲的鼓励下,更加勤奋地读书。每当夜深人静,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时,我常常翻开书本,想象着未来的生活。那些曾经的嘲笑与质疑,在我心中渐渐化为动力,促使我更加努力。 终于,我顺利地考上了高中,接着又考上了大学,实现了父亲当年的愿望,成功跳出了农门。那一刻,我感受到无比的自豪与幸福。毕业后,我找到了体面的工作,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好。而我的父母家人也得到我给予的应有的回报。 如今回想起来,父亲的坚持与远见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改变个人命运的钥匙,更是打破传统束缚的重要途径。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我才能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过上我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

0 阅读:0
君子世生活

君子世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