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的王万青,在分配志愿上

亦融漂流瓶 2024-11-15 02:01:34

1968 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的王万青,在分配志愿上毅然决然地写道:“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就这样,他告别了长江入海口,奔赴黄河第一弯。 从此,他的青春与草原紧紧相连,开启了骑马行医、救死扶伤的不凡历程,成为牧民心中可亲可敬的“好曼巴”。 玛曲县,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之处,平均海拔 3800 多米。 初到这片土地的王万青,因严重高反而病倒。 然而,寒冷、缺氧,还有那难以适应的饮食与居住条件,都未能磨灭他的热忱。 当知晓阿万仓乡卫生院是玛曲县最为艰苦之地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前往。 那里,土坯房破旧不堪,药品与医疗设备极度匮乏,但王万青总是乐观以对,还把藏獒的低嚎视作“草原行医交响乐”。 在牧区,他或骑马,或徒步,足迹遍布阿万仓的每一寸土地,无数次将牧民从死神手中夺回。 在当地行医,单科知识远远不够。 王万青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硬是将自己锤炼成一名精通大内科与大外科知识技能的全科医生。 1990 年,他调往玛曲县人民医院,在那里主刀或参与主持了上千例手术,其从医生涯中还在各级医学杂志发表了诸如《玛曲高原新生儿肺炎氧气治疗的重要性》等数十篇论文。 2003 年退休后,他依然在家中为上门求医的牧民排忧解难,对高原医学的探索也从未停歇。 他曾深情地说:“草原就是我的家,我会一直在此,为藏族群众治病送药,直至生命尽头。” 王万青一生荣获众多荣誉,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第七届“中国医师奖”以及“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等。 但他却谦逊地认为自己在医学上的成绩与奉献微不足道。 2024 年 10 月 14 日,这位草原上的“好曼巴”因病离世,享年 80 岁。 遵从其遗愿,丧事从简,骨灰撒在了他奉献一生的玛曲大草原。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学子们深切缅怀这位师长,他曾对青年的寄语也再次回响在人们耳畔:“若再做抉择,仍会奔赴玛曲,奔赴祖国所需之处,初心不改,一生无悔。”

0 阅读:40
亦融漂流瓶

亦融漂流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