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用4年时间教会我的事情
香香爱护
2024-11-13 18:20:18
12年前,如果你走进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学工办,会看到墙上有这么一句话: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直到毕业那一刻,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如果说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风骨,那么中山大学在我心里,它的风骨叫自由。
1、有那么几年,中大有一个转发母校负面新闻最多的校友圈。
这个现象部分源自一个账号:中大Din。
Din是警钟敲响的声音。
它不属于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在微博还有“主页君”这个说法时,这个账号的主页君横跨十几届校友。
当学校有任何不合理现象出现时,朋友圈马上十几页无缝刷屏。Din声大作。
我非常震撼。
原来爱母校,不是只有护校这一种形式。
2、至少我在学校的那4年,相比于校庆,学生们更关心的事情,叫十大提案。
如果说校庆是宏大叙事,那么十大提案就是真实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
大到校长午餐会制度的建立,小到北校教学楼下居然没有储物柜、东校食堂旁边居然有潲水堆、珠校图书馆排插居然这么少、南校宿舍楼下居然没有文化室...
校领导们缺失的视角,学生们看得到,补得上。
到后来哪怕是拆掉一个破烂的修鞋摊,也不是一个人一句话的事。
原来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不是强势的俯视和接受,而是平等的包容与共生。
3、孙中山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先生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于是每个中大人,身上或多或少有这两个烙印:
要务实。
要报国。
中大人身上始终有一股热血。陈寅恪说:追求真理。
我们不那么愿意放弃,我们不那么接受命运,我们不那么服从权威。
当生活平凡得如同一潭死水时,我们偶尔还不得不接受理想痛苦的拷问。
4、直到毕业那一刻,我才明白“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这句话。
中山大学带给我的滋养,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的。
没人会逼你听讲,但你会学到你人生中最为珍贵的一切。
既探索内心的宇宙,也思考外在的世界。
四年熏陶,中大气质,脱胎换骨,力争上游。
从校园的自行车踏上通勤的公交车时,我不再害怕人生中的任何挑战。
5、一个显得尖锐的问题是:中大100周年,有没有变得比90周年时更好?
我不知道。
但我比任何人都希望是。
祝你生日快乐。
祝你在百岁之年,还有“立浪潮之巅,开风气之先”的勇气。
作为你那个并不出色的孩子,时常都在想念你。
千百个梦里,总把校园当家园。
0
阅读:1887
布言布语布衣明虫
不断变好,不断前进。愿中大百年浪潮头!!!
大卫呀大卫
你不说真的快忘了中大din的存在了
骚的太过分~
我觉得没有 自从罗某来了以后 中大就是我再也不愿意提及的母校 校庆我也什么都没发 什么都没转发
想找个女朋友.
啊中大din,真时代的眼泪了
沉寂
三十年前想考中大。现在发现考啥对我都那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