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宁肯不选,也不能让元朝的地主羔子,衙内官二代混进朝庭来! 洪武六年到十七年,明太祖暂停了沿袭近千年的科举取士制度,而且这一停还不是一年二年,整整停了十一年。 那么明太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大家知道,朱元璋当过和尚,要过饭,后来加入农民起义队伍,从最底层干起,并依靠身边逐渐聚拢的谋士和淮西出来的老兄弟,才慢慢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先后打败陈友琼、张士诚及元朝,建立了属于自已的大明王朝。 王朝建立起来了,经过连年战争的洗礼,武将集团是绰绰有余,而文官集团明显不足,于是恢复科举取士。考了几年,问题来了,江南富庶之地的举子录取的占多数,北方举子能上榜的廖廖无几。后来南北方分开考,老朱又发现新的问题: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选上来的人不是地主家庭就是前朝官僚家庭,当朝勋贵子弟比例也不少,见不到几个贫家子弟。这样的科举出乎老朱的预料,于是在深思熟虑后,老朱果断停掉了科举。 新中国成立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时90%以上的农民都是文肓半文盲。为了扫盲,国家推广简化汉字,办夜校和识字班。建国初期的干部多从队伍上及工人中选拨,足以敷用。后面几年大学开始招生,因为广大工人农民识字率不亮,招上来的学生成分比较复杂,阶层分化的苗头有所显露。为了让人民当家作主,让工农兵的子弟,尤其是贫下中农的子弟有机会出人头地,毛主席从1966起也暂停了高考十年,改用推荐的模式上大学,直到1976年老人家去世。到1977年恢复高考,工人农民的孩子成长起来,已占高考录取的大哆数了!
朱元璋::宁肯不选,也不能让元朝的地主羔子,衙内官二代混进朝庭来! 洪武六年到
蛋黄果情感
2024-11-13 16:53:06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