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初三的学生,手机被老师没收了,他爬到外墙上,要跳楼,同学急忙告诉一位女老师,不知情的女老师被吓了一跳,劝他快下来,之后,男老师赶来,让看热闹的其他同学回教室,随后,男老师趁着跳楼学生没防备,一把将他拽下来,网友:赶紧把手机还给他,以后不要再管他了!
(案例来源:都市时报)
某学校初三教室门口,一群学生在走廊里观望,还不时的指着外墙上议论纷纷。
这时,一位女老师从走廊经过,学生们赶紧上前跟老师说,有人要跳楼!
女老师很惊讶,忙询问孩子们,是谁要跳楼?
学生们纷纷指着走廊外墙,是他,就是他要跳楼。
女老师不知道情况,顺着学生指的方向回身一看吓得魂丢了,整个人后退了几步。
原来,这个准备跳楼的男学生,正站在班级走廊的外墙上,好像还在哭。
这个要跳楼的学生是一名男生,他站在高高的外墙上,身体靠着墙柱,一只胳膊在擦眼泪,另一只手抓着墙柱一角。
看上去十分危险,如果一个不小心,后果不堪设想。
女老师见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她劝说男生快点下来,有什么事情可以好好说,千万不要冲动。
这时,同学们也在走廊看热闹,有的还跑到该男生站的墙边,却又不知怎么办。
关键时刻,一位年轻的男老师顺楼道赶来,他指着那些看热闹的学生们,让他们快点回教室,不要出来。
随后,男老师发现情况不对劲,他贴着墙走,一点一点接近站在外墙上的男生。
千钧一发之际,男老师趁着男生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看准时机,一把将男生拽了下来……
男生被救了下来,大家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名男生为什么要跳楼呢?
原来,他已经初三了,来学校时带了手机,被老师发现了,将他的手机没收了。
男生想要回手机,一气之下就做出了冲动的举动,爬到了外墙上要跳楼。
幸亏男老师眼疾眼快将男生拽了下来,不然真出了事,就是一场悲剧。
还好男老师出手果断,不然收手机那个老师就糟了。
不过,男老师也是担了不小的风险,万幸的是,学生没事。
一般情况下,学生是不能带手机去学校的,被发现是会被没收的,那么,男生怎么带手机去了学校呢?
学校可不可以没收学生的手机呢?
让我们从法律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1、学生可不可以带手机去学校呢?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0条,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通常来讲,学生带手机去学校并不违法。
但是,原则上中小学学生是不可以将手机带进学校,特别是课堂里。
这是为了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而男生私自将手机带入学校,不仅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同时,也可能给其他同学带来不好的影响。
2、老师有权没收学生的手机吗?
《民法典》第267条,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一般情况下,老师没收学生手机,是怕学生玩手机耽误学习,收走手机只是临时管理,过后会返还给学生或者交给家长。
这并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没收,而是一种管理行为。
如果,老师没收学生手机后,承诺在放假后归还,或者约定好的期限内归还,但是,过了时间期限后,老师仍然没有归还,可能构成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主张老师归还手机,如果,手机没有保管好,学生可以要求对方赔偿造成的损失。
3、学生跳楼,学校会承担责任吗?
《民法典》第1200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老师没收了学生手机后,男生因为情绪激动,冲动之下爬上学校外墙要跳楼,因为他想要回手机。
如果,学校尽到管理指责的,一般不承担责任。
不过,在处理学生手机问题时,应当谨慎,尽量避免采取过激措施。
平时,学校和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合理的使用手机,让孩子认识到沉迷手机或者过度依赖手机的危害性。
孩子沉迷手机,需要学校和家长一同管理,并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正确沟通,避免他们情绪激动,采取过激行为。
最后,男生被老师拽回,是幸运的,万一出事真的没法交代,想想真是后怕。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