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芳华,何以宋城|#读书#
《天下宋城》在京出版,收到主编签名的新书,书印刷之精美生动,内容之丰富渊博,令人惊叹。
“这本书是带有文学气息的,生动讲述宋代城市历史、勾勒古建风貌、寻觅千年文脉、彰显文人风骨的著作,展示了对宋城人文肌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深度探索,感人至深,给人启迪,让人眼前为之一亮。”–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作序评价。
“翻开这部论著,宛若推开一扇穿越千年的时光之门,宋韵风雅吹拂于承载着故事与梦想的古城之间,也记录下作者史海撷英的脚步。这本书既是对探寻历史文化名城古韵新声的深情呼唤,也是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庄重诺言。”–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序中说。
日前,由住建部直属机关报钟践平编写组撰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畅销书《天下宋城–千年文脉溯源及嬗变》开售热卖。
开封,八朝古都,北宋定都此地,究竟是个人的偏好,还是历史的必然?这座被泥沙一次次掩埋的“古今重叠型”古城,如何在历史文化保护中重现霞光?
杭州,南宋都城临安,却为何被时人唤作“行在”,不愿称为“都城”,其在古城营建上又有哪些特点?
绍兴,“万桥之乡”,仿若“古桥博物馆”的它,有哪些奇特古桥,又埋藏了怎样的古建趣闻?其在遗产保护传承上又有哪些好经验?
扬州,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诗与远方”,因何被称为大运河原点城市?其千年文脉是如何流传的?
苏州,如诗如画,让人陶醉,它缘何与杭州共享“天堂”之名?福州,有福之州,“山水之福”在哪,“榕城”之名何来?……
苏轼,这位狂草书家李志敏眼中的“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一生仕途多舛,却因何“圈粉”无数?
宋徽宗,极具天赋的艺术皇帝,不合格的政治家,当两种身份融于一身,是文华之幸,还是时代之悲?
王安石,为何被称为“拗相公”,天命、祖宗、人言皆不可撼的“熙宁变法”,何以遗憾落幕?
提起辛弃疾,你会想到什么?是“醉里挑灯看剑”的万丈豪情亦或“无人会,登临意”的落寞无奈?
主张“无为而治”的欧阳修,如何实现行政高效?为何留下“文章太守”美名?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怎样纠正官学与科举中的追名逐利之风?千年前,那场理学与心学的旷世之辩,哪方更胜一筹?……
据该书主编王浩雷介绍,书中遴选开封、杭州、绍兴、扬州、苏州、福州、泉州、莆田、九江、吉安、赣州、景德镇、抚州、眉山、黄冈、潮州、惠州、儋州、定州、正定20座具有代表性的宋韵名城,从断代史的视角切入城市历史文化变迁,提炼推广各地名城保护传承的好做法、好经验。20篇散文式的文论将宋韵风雅吹拂于承载着故事与梦想的古城之间,让一座座宋城揭开神秘的面纱。
何以宋城?强汉之城恢弘,盛唐之城壮丽,富宋之城锦绣。宋城是一个历史名城符号和独特文化现象,它来而有自,上承秦汉唐;它传承有序,下启元明清。翻开该书,犹如穿越时光之河,宋韵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在世人面前徐徐铺展,诉说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
这是一本立意新颖、深入浅出、文字鲜活、图文并茂的好书,不仅让宋韵名城和历史人物“活起来”,更让优秀历史文化“火起来”,值得与孩子、朋友一起阅读分享。
转发并评论,说出你对宋朝历史、人文及建筑的认知和感受,选两名真正热爱历史和建筑的小伙伴,送出由主编王浩雷签名的《天下宋城–千年文脉溯源及嬗变》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