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的大海军之梦:诺曼底级超无畏舰诺曼底级是法国海军一战前根据本国普罗旺斯级超

实人老实 2024-11-05 08:12:35

法兰西的大海军之梦:诺曼底级超无畏舰

诺曼底级是法国海军一战前根据本国普罗旺斯级超无畏舰的缺陷,和国外超无畏舰的发展情况所制定的“最佳设计”,寄托了法兰西迎头赶上世界潮流的殷切希望。#军事历史全触达##中外舰闻##烽火问鼎计划#

当德皇海军已经开工国王级战列舰、皇家海军已经有了俄里翁和QE超无畏舰之际,法国海军才于1910年批准建造第一级无畏舰:服役既落后的柯尔贝特级无畏舰,以及1912年开建的、在其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普罗旺斯级超无畏舰,显然这些已经跟不上时代了。1911年12月,法国海军正式决定开始新一代战列舰的研究。这些以地中海为主战场、主要假想敌为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海军无畏舰的超无畏舰中的第一批就是诺曼底级。她们共计划建造4艘:诺曼底号,弗兰德斯号,加斯科因号和朗格多克号。1913年7月,又追加第5艘:贝亚恩号。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受限于法国船厂干船坞的尺寸,新舰最大只能有25000吨,长度最大只能178米,这已经低于其他列强的新一代战舰了(甚至都不如老对头意大利在建的卡拉乔洛);其次就是为了新战舰采用何种主炮配置,衙门与海军之间进行了无休止的拉抽屉-双联装三联装四联装各种组合齐上阵,最终三座4联装主炮方案于1912年下旬胜出(炮管数量多但重量反而减轻了)这种两两一组、共同俯仰且炮塔中间有装甲隔墙的设计也成了日后法国海军一系列独特的4联装主炮和炮塔的起源。

最终成型的诺曼底级排水量25000吨,装备三座四联装340mm主炮和24门138mm炮廓副炮。这种和布列塔尼级同型号的340mm舰炮在12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290mm厚的装甲,威力让法国人颇为满意。为避免上浪影响舰首主炮塔操作,法国人还特意将它抬高一层甲板。诺曼底级主装甲带厚300mm,高2.35米,上方则是240mm厚的次装甲带,炮廓也有180mm装甲保护。战舰采用蒸汽轮机和往复式蒸汽机混合驱动方式,在21台锅炉的驱动下最大航速21节。有趣的是,诺曼底号和朗格多克号采用28台汤普勒锅炉,而另外两艘则配备21台贝勒维尔式锅炉。

综合来看,这级战列舰虽然谈不上多先进,远不如英德美三国的战列舰,但在入役后对付意大利和奥匈的主力舰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费舍尔则评价诺曼底级是“火力太弱打不过,航速太慢跑不掉”[二哈])图1-3就是诺曼底级线图和入役后的想象图。

1913年4月18日,诺曼底号和朗格多克号分别在布雷斯特和波尔多开工建造,佛兰德斯号和加斯科因号则在10月1日开工。然而这些计划16-17年入役的战舰却永远没法完工了:一战爆发后由于陆军的溃败和北部工业区的沦陷,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力不得不向陆军倾斜。诺曼底级前四舰虽然已有60%左右的完工率,但也只能在14-15年先后下水,等战局缓和后再做打算。那些为她们准备的340mm和138mm舰炮,也纷纷改成列车炮或者陆军重炮,投入西线战场,甚至锅炉也都拆下来,给更急需的轻型护航舰艇使用。这一等就等到了一战结束。图4-10就是建造和下水后暂时搁置的诺曼底级各舰舰体(可见图四中的70mm穹甲防护),以及转行做列车炮的340mm舰炮。

1919年2月,法国议会决定续建诺曼底级,并结合大战期间的经验进行改造(比如加厚司令塔和甲板装甲,增加主炮仰角,延长舰体以容纳新式轮机增加航速,增加防雷突出部等)然而这一套大改下来开支实在让战后经济混乱的法国不堪重负。随着老对头意大利海军取消卡拉乔洛级超无畏舰的建造,以及1922年法国签署华盛顿海军条约,诺曼底级也就彻底成了弃儿。她们的舰体于1923-26年被陆续拆毁。图11-15就是准备拆毁前拍摄的诺曼底级各舰舰体。

就在诺曼底级整体设计刚刚落定的1913年,法国海军就开始策划其后续舰里昂级的设计。这种诺曼底级的放大版将拥有30000吨排水量和4座四联装340mm主炮塔(图17)。连基础设计都没有的法国人居然连名字都起好了:里昂,迪凯纳,图尔维尔,里尔,一旦入役将成为历史上主炮数量最多的战列舰。当然随着一战爆发,它们连绘图稿都没来得及完成(图17)

不过诺曼底级的五号舰贝亚恩号由于完工度最低,反而因缘际会走出了另外的人生……(未完继续)

0 阅读:0
实人老实

实人老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