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高效转写&精准整理笔记小助手,助力学习与协作

家人们谁懂啊!上周四上《应用心理学》专业课,老师跟开了二倍速似的,我笔杆都要摇飞了还是漏了半本笔记—好不容易录了音,晚上

家人们谁懂啊!上周四上《应用心理学》专业课,老师跟开了二倍速似的,我笔杆都要摇飞了还是漏了半本笔记—好不容易录了音,晚上回宿舍翻的时候直接崩溃:2小时的素材,需要逐句暂停、逐字敲,上次整到凌晨1点,眼睛酸得直掉眼泪。结果周五 roommate 看我蹲在桌前揉眼睛,给我讲:“试试听脑AI,我上周整理韩语讲座录音用的,比你手动快100倍。”

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下了,周六刚好撞小组创业项目会——10个人挤在奶茶店,从预算分到问卷设计,从宣传渠道到线下活动,聊得热火朝天。我一边吸珍珠一边开了听脑的“会议模式”,结果实时转写+发言人区分直接给我整懵了:小明说“预算要留20%应急”,小红接“问卷得加消费能力题”,连我插的那句“要不要找赞助”,转出来的文字里都标着“发言人1”“发言人2”“发言人3”,连语气词都没漏!

发言人区分&实时转写结果&AI问答对话

等会议结束,我点了下“生成智能纪要”,不到10秒弹出个文档—上面居然分了主题、关键结论、待办事项三个板块!“主题:创业项目前期筹备”“结论1:预算预留20%应急金”“待办:小明拟预算表(下周三前)”……我当时直接拍桌子:之前我整理这种纪要,得翻3遍录音,把每个人的话挑出来分类,至少1小时,现在10秒搞定,还比我整理得全!

还有上周帮 roommate 救急。她是韩语交换生,去听了场“中韩文化融合”讲座,全韩语,她自己听着都费劲。我用听脑选“韩语→中文”转写,结果出来的中文居然连“韩汉文化载体的差异性”这种专业词都没翻错!她捧着手机喊:“谷歌翻译把‘文化载体’翻成‘文化船’,这个居然对!”我凑过去看,连讲座里提到的“江陵端午祭”都准确翻成了中文,没半点机翻的生硬感。

本地文件上传语音转文字&多语言互译

更绝的是降噪功能。上周我在食堂和同学讨论作业,杂音大得像菜市场。我怕录音废了,结果听脑的双麦克风是真的牛:主麦收我们的声音,副麦抓杂音,转出来的文字居然清晰得很,连同学说的“得用SPSS做回归分析”都没乱码!

对了,AI问答功能也救过我。上次整理完纪要,我不确定“预算20%应急”是不是小明说的,直接在APP里问:“发言人1提到的预算应急比例是多少?”它居然直接调出来对应的语音片段,标了时间点“00:15:32”,我点进去听,果然是小明的声音!再也不用翻遍录音找某句话了。

现在我上课必开实时转写。

老师讲的重点直接导成文字,比我记的笔记全10倍;

小组会必开智能纪要,再也不用当“专职记录员”;

连看外文文献,我都用听脑转成中文,省得查字典查半天。

最爽的是效率。以前整理2小时录音要2小时,现在只要几分钟,直接把我从“整理奴隶”里解放出来,能多睡半小时觉!

给你们几个亲测有效的小 tips:

选对场景再录音:上课选“课堂”,会议选“会议”,听脑会自动调参数,准确率更高;

转写完别急着关:用AI问答核对关键内容,比如“刚才说的截止日期是哪天?”,避免漏重要信息;

多语言转写先选源语言:比如韩语就选“韩语”,别选“自动”,翻得更准;

多平台同步:手机录的音,电脑网页版能直接打开整理,超方便!

说真的,我以前觉得AI工具都是“花架子”。要么广告多,要么不好用,直到用了听脑才明白:真正好用的工具,是能把你从“重复劳动”里拉出来,让你专注更重要的事。比如以前我花1小时整理会议纪要,现在能用来联系赞助;以前花2小时转写上课录音,现在能用来预习下周的课。

现在我都成了宿舍的“工具小能手”,同学找我帮忙转录音,我直接:“用这个,比我帮你整得快还准!”毕竟谁不想省时间、省力气搞正事呢?

总之,如果你是大学生,常遇到“记笔记来不及”“会议纪要整理累”“外文资料看不懂”这些烦恼,听脑AI真的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