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重庆市区公共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 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石油产量很

侠骨柔肠清 2024-10-31 22:30:09

#秋日生活打卡季#重庆市区公共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 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石油产量很少,根本不够用,于是重庆市内的公交车不是烧汽油,而是烧瓦斯。汽车顶上顶着一个橡胶做的大囗袋,里面装着瓦斯,加一次汽,能跑一百多公里。 再后来公路上跑的公交车换成了电车,车顶上架着两根“辫子”,一端连着公交车,一端连着架空的电缆。当时的重庆城里有一路,二路,三路,四路,五路共五条线路的电车,分别开行朝天门到上清寺,解放碑到沙坪坝,两路口到杨家坪,沙坪坝到杨家坪,市中区到江北五条线路。 由于车辆很少,过去上下班高峰时段,每一趟车都被挤爆,门都关不上,到一个站要折腾半天才能关上车门,继续前行。 再后来重庆城里修了轻轨,修了地铁,出行方便快捷。现在一个区的公交车线路比过去全重庆的公交线路还要多,一些大站排队进站的公交车多得望不到头。 连接两路口和菜园坝的缆车,现在也换成了皇冠大扶梯,更气派,更时尚,运力也更大了。过去这里大排长龙的现象再也看不到了。#重庆便捷的交通# #我们身边的重庆# #重庆出行交通#

0 阅读:0
侠骨柔肠清

侠骨柔肠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