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一生不婚!”重庆,77岁女校长在天台给农民工的孩子创办小学,为了学校放弃

豌豆大说法 2024-10-30 11:40:41

“为学生一生不婚!”重庆,77岁女校长在天台给农民工的孩子创办小学,为了学校放弃爱情,坚守30余年,但她收获了学生的感激和尊重,家门口贴满了感谢信!校长:宁愿不婚,也不要拖累别人! “兰芬,跟我回老家结婚,我们好好过日子!” 30多年前,余校长交往两三年的男友对她真诚求婚,但他说出的话让余校长内心一震,突然决定跟他分开。 彼时她已经创办了一所小学,里面有几百名学生,这些学生多数家庭条件很差,有的甚至上不起学,是余校长收留了他们。 如果自己离开这里,回四川老家结婚,那这些孩子该怎么办? 余校长提出了分手,这段一直被人看好的恋情就此结束,之后直到现在,她也没再找男友,而是把全部心思扑在学校上。 为了让更多学生能有地方上学,余校长看了不少场地,最终,将目光投放在一个天台,这里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虽然不是很好,但学生和老师都很满足,他们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看到学生的成长,是她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很多学生家境贫寒,在遇到余校长之前,前途一片灰暗,甚至没有上学的机会。 一些学生入学后,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还顺利升入初中、高中,甚至名牌大学。 余校长觉得,他们就像凤凰,从不起眼的小学,飞到了高高的树梢上,就将学校改名为凤凰小学。 有的学生学成后,在外取得不错的成绩,还时时刻刻把余校长记在心上。 余校长把毕生积蓄都给了学校,自己生病了也只能扛着,一名上了南开大学,当了律师的女学生,也经常回来看望,还给余校长看病,教育的意义在这一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几十年过去了,需要余校长的学生还有无数个,他们继续在这个不起眼的天台学校续写动人的故事。 学生感恩余校长的付出,知道她70多岁高龄,一个人居住不容易,把她的屋外打扮的“花枝招展”,写满感谢信,余校长每次出门,看到这一切,觉得自己多年的付出都值了! 余校长桃李满天下,被她教过我网友也纷纷留念感恩! 她的故事被人熟知后,网友纷纷感慨,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有许多“张桂梅!”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讲,这件事该如何看待呢? 余校长的行为体现了教育者的奉献精神,但其办学行为应当符合教育法的规定,以确保教育质量与合法性。 根据《教育法》相关规定,办学需要符合国家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并且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余校长创办的小学虽然出于善意,并且确实帮助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但是作为一个正规的教育机构,应当依法注册并获得相应的办学许可。 余校长的小学是非盈利性的,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学校,是种慈善行为,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学校的合法权益,也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更好的保护。 对于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财务运作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善款善用。慈善组织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实行民主管理,并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关心像余校长这样的人士,不仅在精神上给予支持,还要在物质上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定期为她进行体检,提供医疗援助等服务。 教育仅靠个人力量难以持续,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支持,帮助学校进行更多建设和完善,让这里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这样才能不埋没人才,让他们真正改变命运。 (来源:九派新闻2024年10月29日关于《77岁校长为学生“一生不婚”,家门口贴满学生的感谢信》的报道) 文|百香果 编辑|百香果

0 阅读:0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