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北京与全国雾霾,吓了一跳;比较中国与世界就吓了第二跳。 01 先拿北京说

伟康谈趣你好的 2024-10-30 09:39:22

我比较北京与全国雾霾,吓了一跳;比较中国与世界就吓了第二跳。 01 先拿北京说个事 我统计了一下,从国庆节开始至今13、25、26日三天都是重雾霾,或一百多米外就灰濛濛,或一千米左右啥都看不见。 另外,10月 4、5、6、8、9、11、12、14、17、21、24、29等12 天,空气质量报为二级良,还有今天30日及31日天气预报是良。 几天前,17日上午,我在海淀北边一家店里喝咖啡时,看到一个令人有点惊讶的事情,一位男士戴着防毒面具,腰上还挂着联结系统,全副武装下车办事,办完事后很快就上车开走了。​我查了天气预报,那一天就是空气质量二级良。 空气质量二级良,算不算雾霾天?这个有争议。 专家们把空气质量一级优与二级良,合并为一个统计与报告的指标,叫“优良天数”。说明他们不把空气质量二级良算作了雾霾天! 如2024 年的报告:2023年,北京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到了九成,即90%。这一数据表明,北京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北京蓝”成为了常态。其中,一级优天数为104天。​ 而事实上,就是按专家报告的数据,“优良天数”之中的一级优,一年只有104天,大部分为二级良。 据我观测,“二级良”是看不到蓝天的,也不是像南方的阴天一样清晰见云,而是灰濛濛一片啥都不见的天空。 我常在北京家中观察不远的百望山,平常在天气预报空气质量为一级优时,就能看到近处山头为绿色,较远处多层山头为浅蓝。​ 而天气预报空气质量为二级良时,所见就不同了,近处山头为灰色,较远处多层山头都消失了。或干脆远近山头全不见。​ 按“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二级良的空气下看不到蓝天“绿水青山”,算不算污染问题? 按网上查到的说法,二级良 对应的PM2.5 35微克/立方米~75 微克/立方米之间,按不少西方国家的标准也是不达标的。 北京空气近些年改进很多,但一个月31天,空气质量就有14天二级良,3天重雾霾,而一年只有104天为一级优,“北京蓝成为了常态”这个结论,是不是该讨论了?​ 02 世卫标准 中国的差距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新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南》,建议将标准PM2.5年均浓度调整为5微克/立方米。 北京连续三年达到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这一数值仅达到了WHO第一阶段35微克/立方米的过渡值,是5微克/立方米的6.4倍;全国的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也是这一数值的6倍。 并且,我们的空气质量一级优标准,在世卫标准看来大部分也是污染天。 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超过了世卫指南至少10倍。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北欧五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英国,空气质量最好,平均是世卫指南的1到2倍,美国为2到3倍。​ 见附图 4: IQAir分析了超过6000城市的年平均空气质量,按(达到世卫组织PM2.5指南要求)最佳标以蓝色到,最差标以紫色。 有网友议论: 看颜色,中国和南亚最严重啊。 我看中国太担心了。最少也要为孩子们考虑吧。 中间紫色一大块是京津冀、河南、湖北吧? 03 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 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患病并致死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除心脏病、动脉硬化外,还会造成肺癌、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对心血管、对神经系统、对其它都会有影响,不是单纯对呼吸系统。 同时,空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同源,部分空气污染物的减排能够同时保护人类健康和缓解气候变暖。 04 中国咋办 空气污染治理已进入深水区。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曾多次公开警示: “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现行空气质量标准明显低于世卫组织的标准,先是比2005版指导值宽松,而2021新版值将进一步拉开这一差距。​ 见附图 5,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细颗粒物浓度空气质量标准,绿色和蓝色分别展示世界卫生组织2021版全球空气质量指导值(AQG)和过渡期四阶段目标(IT),欧盟采用统一的空气质量标准,在图中视为一个地理单元。 是否要启动新一轮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已经提上研究议程,是我国 “十四五” 大气污染防治及其科学支撑的重要关注点。 任重道远。 我看至少先把肉眼可见的雾霾解决。所以建议: 把北京空气质量指标“优良天数”这个概念,予以改变。将优与良分别报告,不要混为一个等级,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北京空气质量的标准、水平。 作者简介:东方赢,真业心学创始人,企业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曾担任大型实业公司总裁,著作有《企业超速成长》《跨越式战略》,第四届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

0 阅读:1
伟康谈趣你好的

伟康谈趣你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