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加盟知名连锁品牌被认为是酒店吸引客源、实现盈利的可靠方法。不管是热门旅游景区还是繁华的一线城市,甚至到新兴的县域市场,各大连锁酒店的标识分布在各个地方。
这些标识就像一份成功的保证单,招引众多投资者纷纷加入。然而,过去被当作标准化与客源保障象征的连锁酒店招牌,最近正悄然无声地从一栋栋建筑上撤掉,经营多年后,早期加盟酒店的一批业主掀起了“退盟潮”。

加盟商为什么要逃离品牌连锁
早前酒店加盟连锁模式在市场上可谓是风光无限,但近年来却出现了一股退盟潮现象。
2024年中国酒店连锁化率结束了连续多年的上升趋势,从2023年的40.95%跌落到40.09%。
国内许多曾加盟品牌连锁的中小酒店在合约到期后选择不再续约,一批早先加盟传统品牌连锁的酒店老板正默默取下品牌招牌,重新采用单体酒店经营模式,或转而投向小型、区域性的连锁品牌。

布丁酒店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作为往昔有过辉煌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它在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名气。
但由于长期盈利微薄,尤其是疫情冲击后,经营状况出现恶化,最终碰到了“连续三年净资产是负数”的红线,被交易所强制摘牌处理,大量加盟店陆续退出,曾经遍布各地的布丁酒店招牌渐渐消失。
布丁的困境并不是个例,它反映出整个经济型连锁酒店正面临的挑战。

过去被高度追捧的连锁加盟模式如今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业内人士正针对酒店加盟连锁模式未来发展态势进行更多深刻思索。
品牌连锁模式失灵的困局
1、投资回报率下滑:
过去酒店投资者选择加盟连锁品牌,主要是因为品牌长期积累的市场影响力能让自己投入的资金快速转化为实际盈利。
但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中档酒店的平均每间可售房收入比2023年下降了10.2%,但人力成本与综合运营成本却有所上升,加盟商的利润空间正一步步被压缩,这直接削弱了加盟商的积极性。
而作为行业头部力量,华住、锦江、首旅、亚朵四大酒店集团2024年累计关闭近1900家门店,这些被关闭的门店大多物业条件陈旧、设施老化或是入住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如此大规模的集中闭店行为进一步冲击了投资者对于连锁品牌加盟模式的信任。

2、品牌支持力度不及预期:
不少加盟商反映,品牌总部在签约阶段给出的承诺与实际提供的支持存在较大的差距。
品牌总部承诺会通过它庞大的会员体系为加盟店提供稳定的客源,但在加盟店的实际运营之中,会员订单占比十分有限,大部分订单其实来自于在线旅游平台,这导致加盟店不得不再向平台支付高额的佣金,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加盟往往是基于对品牌的信任,相信品牌能够帮助自己盈利。所以当这些承诺无法兑现时,加盟商会感到被欺骗,对品牌的信任度就会急剧下降。
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影响加盟店与品牌方的合作关系,也使得潜在的加盟商在选择投资时更加谨慎。一些加盟商甚至开始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再依赖品牌的支持,甚至在合约到期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不再续约,转而寻求其他更可靠的合作机会。
3、同质化竞争与内部博弈:
目前锦江集团旗下拥有30多个品牌,几乎覆盖从经济到高端的全线价格档次,这些品牌在价格、目标客群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这导致加盟商难以准确判断哪个品牌更贴合自己的当地市场,在挑选加盟品牌时陷入迷茫状态。
而同城竞争进一步打击了加盟商的信心,包含亚朵、华住在内的多数酒店都面临近距离开店的困境,对于加盟商来说,他们原本打算靠加盟品牌实现盈利,但同一城市近距离开店造成市场混乱、竞争加剧,收益被极大影响。

4、业主话语权觉醒与成本考量:
2024年中国酒店市场出现品牌变更的酒店数量继续走高,全年共有1572家处于中档及以上定位的酒店经历品牌变更。
伴随酒店投资市场不断进步,众多业主在长期进行酒店经营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们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情形,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判断跟经验对酒店的运营策略进行调整优化,甚至向品牌方提出更多的要求跟建议。

同时,和连锁品牌酒店对比,单体酒店运营的时候无需支付高额的加盟及管理费用,可按照自身需求自主选定供应商,在人员管理事宜上更灵活。
当业主们重新分析挂靠品牌的实际价值时,察觉到加盟连锁成本过高、收益欠佳,自然会主动选择退出加盟。

消费者对退出加盟的单体酒店作何反应
对品质与服务的担忧:
消费者普遍对单体酒店品质与服务抱有担忧,这种担忧大多聚焦于管理、卫生、服务等方面可能出现的下滑。
多数消费者觉得,单体酒店失去品牌约束之后,或许会产生硬件维护不到位、服务不专业等问题。尽管部分退出加盟模式的酒店会下调住宿的价格,但这样的价格优势不足以让消费者愿意为不可知的体验买单。
缺乏信任与保障:
品牌连锁酒店一般会构建完备的服务执行标准以及专门的质量监控体系,消费者凭借这些能对品牌连锁酒店的服务质量和住宿体验形成较为明确的预期。
单体酒店与之不同,由于没有品牌方的约束,消费者担心自己在住宿期间碰到问题时没有有效的投诉沟通渠道和问题解决保障手段,诉求不容易得到回应及解决。
品牌依赖与习惯:
华住这类酒店品牌搭建了庞大的会员体系,积攒了一大批忠实消费群体。
众多消费者注册成为华住会会员后会习惯性地选订华住旗下的酒店,就算在价格稍微高于其他酒店的情形下,也甘愿为品牌给予的稳定体验与服务保障掏钱。
这样的品牌依赖习惯造成单体酒店在开拓市场时碰到较大挑战,单体酒店要付出更多努力去提升自身竞争力,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与选择。

单体酒店的新生存法则
1、精准化定位
小体量单体酒店在投资效率和运营灵活性上优势十分显著,其投资成本比较低,可起到有效降低经营风险的效果。且小体量酒店不受大规模物业的约束,可以灵活选定有大量流动人口及消费力聚集、能为酒店带来稳定客源的地点。
通过聚焦特定的消费群体,单体酒店可以更好地契合目标客户的需求,由此在市场环境里获得一席之位。
针对追求独特性及即时满足需求的年轻消费群体,部分单体酒店打造电竞主题酒店,给年轻电竞爱好者筹备了一个既能享受游戏乐趣,又可以舒适住宿的空间。

2、成本控制
加盟连锁酒店需要在品牌方统一采购,比如东呈集团旗下的柏曼酒店,其加盟店被要求必须在东呈平台上采购,但平台上的价格是其他供应商的1.5倍,这大大加剧了运营成本压力。
单体酒店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通过自主采购、精简人员等措施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单体酒店能够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住宿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3、性价比优势
大家选择出行住宿,既要干净卫生,价格还得实惠。原本这一功能是由连锁快捷酒店来承担的。
但因为物业费和加盟费的上涨,连锁酒店开始往中高端方向发展,国庆期间很多热门旅游城市的连锁快捷酒店一晚上的价格超过了一千块,实在是难以让普通消费者接受。单体酒店刚好能补上这个缺口,给大家提供高性价比的住宿选择。

酒店投资的未来展望
品牌方的转型与反思:
面对加盟商的流失,华住会、锦江等酒店开始积极进行进行战略调整。他们反思过去的加盟体系,从卖标识和系统变成现在更加注重卖能力与结果。
越来越多的品牌方加大在技术研发、培训服务以及收益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并且推出了数字化运营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业主可以随时查看财务数据还有会员信息,使得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酒店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越来越多的品牌方也开始设立加盟共创中心或者业主委员会,来加强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品牌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了解到业主的需求以及意见,并且对于品牌的政策和服务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这样能够增强业主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有利于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投资方的理性选择与多元探索:
如今的投资方在选择酒店项目时已经更加理性了,曾经不少加盟商容易盲目相信品牌光环,如今这种情况明显改变,加盟商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了更实在的酒店经营层面,更看重实际效益。
遵循花小钱办大事的投资逻辑,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把目光投向了单体酒店,它们投资少、灵活度高,更容易看到回报。
行业格局的未来走向:
中国酒店业从过去追求数量规模的扩大转向提升服务质量和优化运营效率。
与拥有连锁优势的酒店不同,单体酒店没有办法与连锁酒店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竞争,但他已经在之前的加盟中积累了一定的客户,可以通过打造特色服务、塑造独特风格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在稳固之前的客流的同时吸引新客。

结语
从最初的大规模加入连锁品牌到如今回归单体运营,中小酒店业主们的经营观念在今天发生改变,与其一味地去迷信大品牌效应,不如脚踏实地,把更多关注放在酒店的经营成本以及收益等实际情况上。
可以预想,未来的酒店市场将会变成一个更多元化的体系,在这个系统中,连锁品牌与单体酒店将共同存在、相互补充。
单体酒店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客户并根据其需要提供相应的特色服务,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获得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认可。
内容来源于 洞见商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