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上山采菌被黑熊咬伤后拍下悬崖,遭遇野生动物如何避险?

“那黑熊一巴掌下来,我整个人像片叶子似的飞出去掉下了悬崖!”躺在城口县人民医院病床上的李某,说起 9 月 20 号下午的

“那黑熊一巴掌下来,我整个人像片叶子似的飞出去掉下了悬崖!”

躺在城口县人民医院病床上的李某,说起 9 月 20 号下午的遭遇,声音还发颤。这位 50 多岁的大叔,怎么也想不到捡把野生菌能撞上生死劫。

当天下午两点多,李某揣着竹篮钻进莫家湾的山林。这季节的大巴山最出好菌,他熟门熟路往老地方走,口袋里还装着给小孙子带的野果。返程时刚转过一道山梁,突然瞥见对面坡上有团黑影晃悠。

“起初以为是野猪,定睛一看魂都吓飞了 —— 黑黢黢的毛,立起来快有一人高,俩爪子跟蒲扇似的。” 李某后来跟女婿说,他当时想喊都没喊出声,转身就往山下跑。

没等跑两步,后脚跟突然传来钻心的疼 —— 黑熊追上来咬中了他的小腿。更狠的还在后面,黑熊抬起右掌狠狠一扇,李某像被车撞了似的,顺着 20 多米高的陡坡滚了下去。

“脑子里嗡嗡响,浑身骨头都像散了架。” 等他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自己挂在半坡的树枝上,身下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低头一看,右脚的胶鞋(雨靴)不见了,裤腿全是血。

就在这时,他听见不远处有响动 —— 黑熊正叼着他的雨靴来回甩头,啃了几口嫌没味道,悻悻地钻进了树林。李某这才后知后觉:多亏了这双厚胶鞋,熊牙没咬透皮肉,不然小腿肯定废了。

生死救援:20 人摸黑搜山,大雨里喊破嗓子找信号

下午 4 点,岭楠村村委会的电话突然响起。李某的姐夫在那头急得直哭:“他说被熊咬了,在莫家湾附近,动不了了!”

村主任杨运平撂下饭碗就往广播室跑。“莫家湾那地方邪乎,手机进去就成砖头!” 他对着大喇叭喊了三遍,20 多个年轻汉子抄起手电筒、镰刀就往山上冲。

山路本来就陡,偏偏赶上瓢泼大雨。村民们踩着泥水里的碎石,手里的柴刀劈着挡路的荆棘,走一步滑半步。“平时一个小时的路,那天走了俩钟头才到大致范围。” 杨运平说,到了地方才发现更难 —— 方圆百米全是密林,喊破嗓子也没人应。

有人想起李某爱带老年机,提议分头找有信号的地方打他电话。六个村民举着手机往不同山梁爬,其他人在坡底用木棍敲树干。直到晚上 9 点多,才有个小伙子在一块大岩石上搜到微弱信号,拨通电话的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喂…… 我在……” 电话里的声音虚弱得像蚊子叫。顺着声音方向,大家终于在树丛里发现了蜷缩的李某。他额头磕出个大口子,左腿肿得比腰还粗,浑身泥血分不清是伤还是泥。

“慢点慢点,腰别使劲!” 两个村民蹲下来当人垫,其他人用树枝搭简易担架。雨越下越大,脚下的泥路滑得站不住,20 个人轮着抬,走几步歇一下,凌晨 5 点多才把人抬到山下的公路边。整整 10 个小时,没人敢合眼。

反转暖心:三年前买的动物险,现在派上大用场

“医生说多处骨折,头部缝了 12 针,但命保住了!” 李某的女儿守在病床前,眼眶通红却松了口气。更让她宽心的是,镇政府的人第二天就来了,撂下一句话:“放心治,医药费有保险兜着。”

这保险可不是普通医保,是城口县林业局给全县人买的“野生动物致害险”。我特意打听了下,这政策从 2021 年就有了,投保人是林业局,老百姓一分钱不用掏,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来旅游的,被野生动物伤了、庄稼被嚯嚯了,都能报。

深度扒皮:黑熊为啥越来越多?三年前就有预兆

这事听着惊险,但老村民都知道,黑熊在这一带早不是新鲜事。杨运平说,村里 1600 多人世代住大巴山保护区里,每年 5 到 10 月,黑熊准下山偷蜂蜜。

2020 年就有人拍到两头黑熊在树上掏鸟窝,当时专家就说了,这是生态变好的信号。这些年退耕还林,山里的野果子、昆虫多了,黑熊种群也慢慢壮大,光是岭楠村周边就有几十头。

这几个真实案例,遇到熊幸存者!

李某靠雨靴捡回一条命,那咱普通人遇上熊该咋办?我找了几个真实案例,全是老百姓用命换的经验,比书本上的管用多了:

案例 1:装死 10 分钟,熊转身走了

江西婺源的汪师傅 2016 年遇见过带崽的黑熊,被一巴掌扇倒后,他想起老人说的 “熊不吃死物”,立马闭眼屏住呼吸。黑熊围着他转了七八圈,爪子还扒了他胳膊两下,他硬是没敢动。十来分钟后,熊带着崽走了,他才敢爬起来喊人。不过专家提醒,要是遇上饿极了的熊,装死可能不管用,得看运气。

案例 2:一脚踹飞熊,母子逃生

美国有个妈妈带仨孩子徒步,被黑熊追着咬。她被逼到滑坡边时急了,回身一脚把熊踹下去。没想到这招真管用,熊滚下去就没敢再上来。但这得有勇气,而且只能对小黑熊用,大黑熊你根本踹不动。

案例 3:防熊喷雾失灵,蜷成球保要害

蒙大拿州的托德遇熊时喷了防熊喷雾,结果没效果。他赶紧双手抱头蜷成球,熊抓了他几下见他不动,就慢慢走了。他后来回忆,虽然头皮差点被掀开,但护住头和脖子就没生命危险。这招适合被熊扑倒后用,千万别伸手反抗。

案例 4:重庆本地土招:吼 + 鞭炮

杨运平说,村里对付下山的黑熊有绝招:几个人凑一起大声吼,或者点一串鞭炮扔过去。“熊胆子其实小,听见巨响就吓跑了。” 去年有头熊闯进蜂蜜园,村民放了挂鞭炮,熊夹着尾巴跑了,蜂箱都没碰倒。

遭遇野生动物如何避险

这起意外也给经常进入山林活动的人提了个醒。如果你也需要进入野外,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到你:

制造声响:在林中行走时,可以时不时地大声说话、唱歌,或佩戴铃铛,用声响告知野生动物你的存在,大多数动物会主动避开人类。

保持距离:如果远远看到黑熊等大型动物,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靠近,应安静地绕道远离。本次事件中,村干部提及以往有时一吼熊就会逃跑,但这并非绝对,保持距离是最安全的选择。

谨慎行动:不要独自深入人迹罕至的区域,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如发现新鲜的动物足迹、粪便等痕迹,应提高警惕并考虑撤离。

扎心追问:生态好了,人熊咋共处?

生态变好是好事,但黑熊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也添了愁。

城口县的保险政策其实给全国带了个好头 —— 既保护了动物,又给老百姓托了底。但光有保险还不够,是不是该在黑熊常出没的地方装警示牌?能不能给村民培训专业的防熊技巧?这些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李某还在医院养伤,他说以后再也不上山捡菌子了。但村里还有很多靠山吃饭的人,他们总不能因为有熊就放弃生计。人与自然的相处,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互动时刻

你老家有野生动物出没的经历吗?遇见过熊、野猪或者其他野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