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格格老师的"读《子女在身边父母更累》有感"的有感 老师写的文章说得道理非常好,我也曾写过邻居婆婆与儿媳妇儿的关系破裂发展到撕打一起的文,最后还是街道社区工作者进行了调解。结果婆婆老两口以返回家乡结束。 此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讨论的非常热闹。其中有一个女士认为我在说瞎话,她本人就是外地住在儿子家里,儿媳妇儿从来不敢乱说什么。我一看这个家伙定是一只母老虎的性格,儿子要受罪了。 还有一位沈阳市的退休人员,要和我通电话。她告诉我这个故事就是写的她的糟遇,感谢我给了她很多启发。电话里首先是哭声,她的故事是她丈夫平时对她非常好。从来都是承包了家中所有事情和家务活儿。一场大病抛下了她去了,临走前拉住她的手告诉她,下来的路要自己走好,千万不要卖房子去北京找自己独生的女儿。一套房子出租一套自己居住,存款可以养她到老。 几天后女儿回来了,告诉她北京买了房子,搬到一起相互可以照顾。还可以帮助她照顾外孙子,平时在小区里溜达散心等。姑爷也一在表示会照顾她老人家的,她动摇了,来到北京居住在一起。开始还算挺好的,相互之间没有什么不愉快。后来女儿不给日常生活费了,她觉得也没有什么退休金虽然不多够每月买菜钱了。她也被动地接受了全部家务劳动。有一天女儿就和她说孩子长大了马上就要上学。家中两个卧室有些不舒服,想换个三室一厅的房子。可以先把父亲留下的存款先用一下,几次劝她放弃回沈阳就在这里一起养老。她无奈同意了以借钱的名义先用着。房子谈好了一百三十多平,女儿又讲没有装修钱,让她把沈阳住的房子卖掉用于装饰房子和买家俱。 住进新居应该是很开心的事情,她也觉得就是一个亲生女儿,一辈子也就这样吧。谁知道随着时间推移姑爷变的少言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一问便知是准备把自己农村的父母接来享受一下首都的幸福日子。女儿在日常生活中更是难听的话不断,发展到挑三捡四漫骂孩子。 春天来了女儿说要出去自驾游活动,让她做点茶叶蛋等吃的,还买了水果等。第二天她收拾好东西提着吃的准备出门时,女儿看着她说你也去吗?她一切都明白了,看着远去的汽车背景她放声大哭起来。 当她拿起手机无意中看到我写的婆媳关系的时候,想明白了很多。一系烈的事情都是事先算计好的。她想起了丈夫临终前说的话才明白原来是他早就看明白了。 第二天她去火车站买票返回沈阳,庆幸的是还有一套小户型楼房出租女儿不知道。她要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走自己丈夫事先交代的那条道路。 我记得北京电视台采访中陈旭大律师说的那句话,老年人要守护好自己的养老过河钱。
读格格老师的"读《子女在身边父母更累》有感"的有感 老师写的文章说得道理非常好,
一名叫君子兰的骑行者
2024-10-26 17:12:0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