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波音,马斯克的飞船破了轨道时间世界纪录 今天,马斯克的载人龙飞船“奋进号”

都是一粒尘埃吖 2024-10-25 22:04:56

感谢波音,马斯克的飞船破了轨道时间世界纪录 今天,马斯克的载人龙飞船“奋进号”,带着四名宇航员从太空返回,Crew-8 任务的这一艘飞船,今年3月3日发射,然后对接到国际空间站,四名宇航员成为国际空间站第 70、71 和 72 远征队成员。到了降落这一天,这艘飞船飞行时间为235 天 3 小时 35 分钟,成为航天历史上,一次任务中,轨道飞行时间最长的飞船。此前的纪录由俄罗斯的MS-23 飞船保持,时间是215 天 10 小时 53 分钟。当然了,由于龙飞船是可以复用的,要是把轨道时间累计起来那就更长了,比如奋进号在2021年的Crew-2任务中,轨道时间也有200多天。不过这样做那就是欺负人了,毕竟复用飞船只有马斯克的龙飞船一家,别家都是一次性的。 Crew-8在国际空间站,还见证了八架来访飞船的抵达和离开,包括波音的 Starliner。当然了,也由于这艘飞船出现故障,因此滞留了国际空间站80天,占用了对接口,后续接替Crew-8 任务的龙飞船也推迟了发射,这使得奋进号停留轨道时间破了世界纪录。同时,波音飞船的两名宇航员滞留期间,奋进号里面还安装了两个临时座位,这样的话,紧急情况下这两名宇航员可以乘坐奋进号脱离国际空间站。 奋进号脱离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后续的Crew-9飞船将在国际空间站停留半年,并把波音飞船的两名宇航员带回地面。马斯克的飞船有多优秀,全靠波音这种同行衬托才能看出来。 #奋进号龙飞船# #SpaceX crew8任务# #还得是马斯克#

3 阅读:23345

评论列表

知心眼神

知心眼神

70
2024-10-26 07:43

没有nasa的技术,你真的以为马斯克能办成?

见风转舵 回复 10-26 10:55
可别NASA了,给波音的更多但是波音烂完了。工程师导向企业机构的不少都很有实力。因为管理懂技术。没法糊弄也不会提出离谱要求。一点点的攻关就行。但凡变成外行指导内行,金融导向,这企业多半药丸。虽然短期内股价会很好看(比如波音)。讲真波音这事太好玩了。有兴趣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一个牛逼企业怎么把自己作没的

马上云爸爸 回复 见风转舵 10-26 16:05
波音?印度CEO教你

打狗不看主人

打狗不看主人

39
2024-10-26 13:18

这条狗真兴奋,它主人把太空流浪汉接回来了,还破记录了,这条狗自豪,有面子。[滑稽笑]

用户10xxx75

用户10xxx75

39
2024-10-26 08:05

美国的航天只剩下舆论洗脑营销先进了

金色年华 回复 10-28 00:08
美国现在工业个人感觉,高端还能维持几年,低端和中端基本废了,老马前几天的火箭技术,有个专业的博主说了一下,技术没问题,比我们现役火箭发动机水平领先一代,和我们过段时间的火箭发动机领先小半代,但是就是这家伙现在还是实验品,大规模的事情难说,美国人的话今天听了今天可以信,不过明天就难说了,大趋势是美国人大规模量产这个饼个人感觉太假了,没有中低端产业链支持,技术再好也是空中阁楼而已

用户10xxx75 回复 金色年华 10-28 07:52
现在美国也只能靠这种洗脑营销所谓先进,高端

喵喵喵喵喵喵

喵喵喵喵喵喵

38
2024-10-26 05:57

这头不是也烤焦了吗

花雨满天 回复 10-26 08:20
油漆都烤不焦,烤的位置还一样,本来就是很科学的质疑!现在的反证已经无可辩驳。

Tigervista 回复 10-26 08:15
没烤焦的是发射前的训练照,这叫春秋笔法。

飞哥

飞哥

36
2024-10-26 10:25

国人质疑登月仓没烧黑后,立马改正[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风中追风 回复 10-27 08:46
哈哈

陈仙应

陈仙应

32
2024-10-26 09:23

咋不说美国飞船也烧焦了

遥遥领先点点点点点点 回复 10-27 09:02
很明显是马斯克技术没NASA厉害。NASA摄影棚里就能搞定一切。没必要烧黑了道具不方便下次拍摄。

行者

行者

30
2024-10-26 08:25

16亿

福建墨耕

福建墨耕

21
2024-10-26 13:42

感谢你妈!

用户25xxx92

用户25xxx92

21
2024-10-26 08:27

那哥俩还没下来吗?

用户91xxx66 回复 10-26 11:42
还没下来,估计还得半年,够生个孩子了。

用户16xxx29 回复 用户91xxx66 10-26 12:11
那两位年龄都很大了,估计难

灸灸灸

灸灸灸

20
2024-10-26 18:12

你用中文发感谢马斯克的言论他看不见。你快点去大漂亮那边发吧。我们不需要看这种新闻。

沧海一粟 回复 10-26 19:02
阿三心态

流浪的风

流浪的风

16
2024-10-26 12:28

这才是正常的,波音那个原版漆都还在

用户18xxx21

用户18xxx21

13
2024-10-26 13:19

这回的飞船被烧的挺厉害

泠泉

泠泉

10
2024-10-26 13:49

这比印度的那艘黑,估计技术没有三哥好[大哭]

hyj9916

hyj9916

10
2024-10-26 23:02

技术退步了,几十年前返回舱涂层都不变色多少,现在反而烧得十分严重,这和我们还有什么区别?[笑着哭]

沈泉

沈泉

9
2024-10-26 21:27

看到这个,我想到美国登月的报道。我不知道小编的立场,我怀疑小编的世界观是“外国的月亮更圆”!

世纪末灾难

世纪末灾难

9
2024-10-27 00:08

还以为马斯克真把那俩悲催的宇航员接回来了,结果还是没有把他们接回来,那还吹个毛啊![静静吃瓜]

用户16xxx29

用户16xxx29

9
2024-10-26 12:12

他们的飞船咋那么宽敞啊?看我们的飞船里面太挤了

医学的正确认识

医学的正确认识

9
2024-10-26 15:00

美国只剩下营销筷子火箭的笑话了

金色年华 回复 10-29 06:25
老马的火箭模块化个人感觉不咋的,好多配件都是直接的整体总成,一旦有故障只能更换助推器,说的倒是头头是道,实际操作欧美玩不了我们的集成化工业体系,只能简单粗暴的要一次性玩法,至于马斯克说的大批量生产,基本上可以看成画大饼,就是饼里面东西假的多点[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医学的正确认识 回复 金色年华 10-29 07:42
真正模块化就不会去营销什么反复使用,子弹打出去了,你去回收弹壳的意义是什么?增加不稳定性,省个芝麻失去安全,唯一可以拿来忽悠的就是低成本,实际成本真低吗。火箭不是航天的终点,所以在航天发展过程中,美国成天营销洗脑的意义就是资本炒作收割

用户10xxx74

用户10xxx74

7
2024-10-27 19:22

当年老美的航天飞机为省成本也是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并非老马第一个吃螃蟹,不过后来事实证明:重复使用致重复事故太多而放弃。时间是检验道路是否正确的试金石。

用户10xxx20

用户10xxx20

6
2024-10-26 10:20

我怎么老是读成“马克思”[抠鼻]

用户15xxx42

用户15xxx42

5
2024-10-27 10:20

轨道时间?你跟我谈轨道时间?不说空间站了,你丫跟同步通讯卫星比比?

一支穿云箭

一支穿云箭

5
2024-10-27 03:22

先把那两个人接下来再吹吧,要不然找两个像他们的人乔装一下,然后带他们上去再下来😂😂😂

劈山

劈山

4
2024-10-26 12:01

现在国人的心态真的很好啊,可以心平气和的调侃了

书安

书安

3
2024-10-27 14:16

说回不来的就是无脑,知道亚洲一号卫星吗?看人家几十年前如何回收的视频

用户16xxx69

用户16xxx69

2
2024-10-27 07:14

想不到,在我们国内还有美国养的狗。

大梦永不觉 回复 10-27 16:39
你是希望大家认为这四个人饿死在太空站吧,事实求是的做个人吧

泛舟沧海

泛舟沧海

2
2024-10-26 18:56

美国的飞船烧的也很焦呀,看样子还是阿三的牛逼连一点焦灼都没有,估计是阿三涂了咖喱粉在上面能防焦

周周

周周

2
2024-10-26 22:54

印度人加油

抗日游侠

抗日游侠

2
2024-10-27 18:36

怎么外面都烤焦了,以前漆面都没掉,难道技术退步了?

綦江万兴

綦江万兴

2
2024-10-27 17:49

重复使用?吹牛逼

ILNBA

ILNBA

2
2024-10-27 17:11

掉下来了没

毛根朋友

毛根朋友

1
2024-10-27 11:45

关键是马总收到钱了吗?

一个老头

一个老头

1
2024-10-26 21:13

用户98xxx64

用户98xxx64

1
2024-10-27 09:02

汪汪

来电的感觉

来电的感觉

1
2024-10-27 10:05

又可以拍电影了[抠鼻]

阳光

阳光

1
2024-10-27 08:08

这不是同样有烧灼痕迹嘛。

顺风顺水

顺风顺水

2024-10-27 07:25

单靠远程培植是经不起考验的,特别是战火洗礼的考验。

我独行有谁共鸣

我独行有谁共鸣

2024-10-27 18:49

我要感谢你妹

都是一粒尘埃吖

都是一粒尘埃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