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意难平 1秦始皇离奇的病死于沙丘 公元前210年冬,东巡途中的秦始皇突患重病,病死于沙丘(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当时公子扶苏既没有在咸阳监国,又没有跟随秦始皇左右,而是在北方抗击匈奴的前线。这给了奸臣赵高篡改遗旨的机会,力扶胡亥继位,使得秦帝国二世而亡。 2霍去病24岁突然病死 公元前117年,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青年天才将领霍去病突然病死,使汉武帝十分悲痛。以霍去病的军事才能,,如果再多活十年,汉匈之战或早已结束,汉武帝不用再连年征伐,汉朝国力不用再连续透支,而历史将被改变走向。 3庞统死于落凤坡 庞统若不亲临战阵而被流矢所杀,则三国的历史走向则会完全不同。诸葛亮镇守荆州稳如泰山,庞统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可能性很大,而蜀国伐魏的两条战线攻势强劲,灭魏的可能性很大,刘备统一天下的机会将会大增。 4唐玄宗放走安禄山 张九龄一眼看穿安禄山憨态下的奸诈,请求唐玄宗诛杀安禄山,唐玄宗不以为然,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盛唐变衰唐。 5柴荣壮年忽殒命 周世宗柴荣在位6年,改革内政,整顿军事,疏浚河道,兴修水利……,伐西蜀,征南唐,败辽军。其在内政,军事上的才能直追唐宗,汉武。不料,年39岁,暴病而亡。不然,以柴荣的能力,不出十年,必能一统天下,收复燕云十六州,如此,史上将无弱宋而有强周。 6岳飞被害风波亭 国家败亡,社稷倾覆。岳飞以只手檠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率岳家军大破金兵,发誓收复中原,迎回二帝。但却触动了投降派君臣(宋高宗和秦桧)的利益。宋高宗以12道金牌调回岳飞,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忠良。岳飞死时39岁,正是大好年华。而宋朝至灭亡一直偏居南方,再无恢复故土的机会。 7于谦保国难保身。 明英宗受到宦官王振的蛊惑,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刺军俘获。国家危难之际,于谦奏立新皇,保卫京师,诏令勤王,击退强敌,对大明有再造之功,其为官清廉,忠肝义胆。但却被复辟后的明英宗杀害并抄家,令后人唏嘘不已。 8袁崇焕保国被凌迟 明朝末年,满清兴起于关外,对明朝形成了压顶之势。数位辽东总督被贬或被杀,国家在辽东的局势岌岌可危,崇焕以一介书生数次单骑出关,誓言可保有辽东,并对失地可徐图恢复。崇焕戍边后,几败清军,皇太极无计可施,只得绕道长城南下,并设反奸计,使得崇祯皇帝不察,误中奸计,处死了袁崇焕。史书云:“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9肃顺亡而边地失 咸丰死于承德后,遗诏命八大臣辅佐幼主。而以肃顺为主的八大臣,被慈禧和奕䜣联手扳倒,而做为首脑的肃顺被慈禧杀了头。 肃顺是十分尊重汉人的满族权贵,并且是面对沙俄的领土讹诈,表现的最为激烈且坚决不承认《瑷珲条约》的人,如果他不被慈禧扳倒杀害,汉人受重用的时间将会提前,外东北的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不会那么容易的全部失去。 10宋教仁被刺上海 1913年,年仅32岁的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宋教仁是中国的“宪政之父”,是中国的内阁制的首畅之人,如果他不是那么早的被刺杀,中国的民主革命或许会提前成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国历史上的意难平 1秦始皇离奇的病死于沙丘 公元前210年冬,东巡途中的秦
丁仪聊趣事社会
2024-10-25 16:57:48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