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现实情况:人老了,子女慢慢开始讨厌老人,怎么办? 不安慰任何人,只说真相。 你听过这种扯淡的谎言没?就是说啥子孙福自有子孙福,别为他们卖命。嫌弃你的娃,就别搭理他们了,别再为他们付出一点点。 其实,只有那些还能赚钱或者有点积蓄的老头老太太才可能感到高兴。 别高兴太早啊,这就像是日落前的晚霞,看着美好,实际上是个危机逼近的信号。 真相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白白来的,都是有原因的。 要是你的娃越长大越远离你,那肯定是你当初搞砸了,而且搞得一点轻飘飘的感觉都没有。 当初你身体好的时候,这些错事也没让你感到有多尴尬。 可是,错事总有还账的一天。 更悲催的是,大多数老人一旦体力下降,甚至没力气去弥补自己的错事,只能坐等惩罚来临,晚年凄惨得很。 这没啥值得同情的,因为没人会为这样的老人再费心思,他们的娃都懒得费心思,外人又能说啥呢? 道德的批评,在实际问题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他们的娃,就是简单地抄袭了父母的样子。 老人,就像是根枯木,对娃们而言,身体虚弱的老爹老妈就是个大累赘,增加生活难度。面对难题,逃避是人的天性。 可是,那些惯于逃避的人,对痛苦的忍耐门槛会慢慢变低。 到最后,连照顾自己老爹老妈这种事情,都受不了。 所以,为啥有的娃讨厌老了的父母,这不是很难理解吗?原因就是这帮娃习惯了逃避。 不过,这都能怪在娃头上吗?说不定当初他们还小的时候遇到困境,老爹老妈就选择逃避,不愿意给予帮助。 或者娃们结婚生子,老爹老妈又选择逃避,不肯支持。 娃们面对困境,老爹老妈大部分时候也是选择逃避,这怎么可能培养出娃们对抗苦难的能力呢? 娃们只能学会逃避。等老爹老妈自己变成问题时,娃们还能怎么办呢? 不是他们不想孝顺,就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搞,也不懂得怎么办,只懂得逃避。 说白了,如果有人觉得生儿育女,娃们就应该毫无保留地为你献上一切,那简直是异想天开。 这个世界可不是那么美好,道义虽然可以约束人,但你的娃未必懂得什么是道义。 对于那些失去劳动能力还娃们不悌亲的老人,我只能告诉你,在这最后的时光里,淡然面对吧。别后悔,也别埋怨,在最后的日子里,接受命运的摆布,那才是最好的结局。 而对于那些还没老的人,还有机会去纠正。 以身作则,教导娃们面对困难的能力。其实,娃们不需要超强的抗压能力,只要在老爹老妈身体还好的时候,困难不至于超过娃们承受极限,那老爹老妈晚年生活就能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老爹老妈和娃们,本该是一家人,不应该搞得像对头一样。 对于那些早已脱离社会、独自一人打拼过社会的人来说,对“在这个社会单独生存有多难”有深刻的体会。 哪怕你学历高、技术牛,甚至体力超群,要在这个社会中争得体面的生活,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毫不夸张地说,我身边有不少曾经学业出色的人,但离开校园十几年后,依然在生活中艰难挣扎,没多少容错空间。 就算休息了一两个月,生活也可能偏离正轨,要回到正轨可能需要一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为啥呢? 因为,他们身后没个人。 一旦出了问题,他们就像是掉进深渊,没人给他们撑腰。 这倒也不是最难受的,如果大家都是一个人,那么优秀的人、坚强的人、精力旺盛的人总能得到更好的回报,这是挺令人期待的。 可现实就是,和他们竞争的,是一帮互相扶持的人。 优秀的人往上走,越发现那些过得好的人,都是互相支持的人。 一个人,再出色,怎么和一家子竞争资源? 这简直让人绝望。但更绝望的是,你不仅得和一家子人竞争,还得背着一群累赘。 你的竞争对手有一个强大的家庭支撑,而你的家庭就是个累赘。 就算再优秀的人,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逻辑下,也难免感到无力。 谁都有梦想,优秀的人内心世界更丰富。如果不是不可能,每个人都想看看更高处的风景,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往上看。 很多人看了高处的人生之后都说“宁愿当初傻一点”,这是真话,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会在一生中不断地折磨人。二舅,也治不好这种精神的煎熬。 子孙自有子孙福,建立在父母不拖后腿的基础上。 如果父母拖后腿,子孙再优秀,也无缘享受他们的福分。 如果父母不仅不拖后腿,还能为子女挡风遮雨,那么即使子女平庸,也比那些聪明绝顶的子女更有竞争力。 这个社会看似文明,实际上仍然是个丛林。 我们每个人都是猎手,也可能成为猎物。 父母和子女,甚至上一代,都应该具备抱团的觉悟,在这片丛林中一起狩猎。 如果分工合理,即便是在丛林中拾垃圾,也比那些独来独往的人更有优势。 道德是实践的产物,而不是口号的教条。 如果父母创造一个互相依赖的家庭环境,道德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在这样的环境中,父母需要依赖子女,子女需要父母的帮助,互相之间既相互需要又相互制衡,达到谁也无法离开谁的状态,道德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互相制衡,不轻易瓦解的家庭,在外人看来,就是坚固无比,无人可摧。
说个现实情况:人老了,子女慢慢开始讨厌老人,怎么办? 不安慰任何人,只说真相。
赫尔墨斯社会
2024-10-18 18:42:48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