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四川成都,一男子为新车选牌照,因超过180秒系统自动选定“914”牌照,但男子认为914谐音不好,并对180秒完成选号的规定有异议,因此将交管局告上法庭,法院这样判!
(案例来源:光明网2023年5月20日————车主车牌选中914怒告交管局 法院:驳回!)
“914”一个在四川人看来晦气的数字组合,竟然出现在了李先生的新车上。他盯着那块刚出炉的车牌,脸上写满了错愕和愤怒,仿佛手里握着的不是车牌,而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他无法接受自己心心念念的新车,最终却要挂上这么一个“触霉头”的号码。
新车的喜悦被一盆冷水浇灭,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无力感。他曾幻想过无数种车牌号码的组合,却从未想过会是这个让他们如鲠在喉的“914”。
对于李先生来说购置新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精挑细选反复比较,终于找到了心仪的车型。
付款的那一刻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对他而言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个人品味和身份的象征。因此拥有一块寓意吉祥、号码靓丽的车牌,成为了他心中的期盼。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根据规定车主需要在车管所的自助选号系统中进行操作。系统会随机生成50个号码,供车主在180秒内选择。
180秒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于第一次面对这种“数字抽奖”的人来说,想要在短时间内做出选择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先生被这突如其来的“914”惊呆了。在他看来这个号码充满了不吉利的暗示,仿佛在预示着未来的不幸。
他试图与车管所工作人员沟通,希望能重新选择一次,但得到的却是冰冷的拒绝。
“这是系统自动分配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工作人员的解释,在他听来像是敷衍,更像是对他诉求的漠视。
难道公民的个人意愿,在冰冷的规则面前就如此不堪一击吗?难道个体的情感诉求,就注定要被所谓的“程序正义”无情碾压吗?
李先生选择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他将车管所告上了法庭,试图用法律的力量为自己讨回公道。
在法庭上李先生的代理律师指出,《行政诉讼法》赋予了公民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提起诉讼的权利。
他们认为车管所的选号系统存在不合理之处,180秒的选号时间过于仓促,无法保障车主充分表达个人意愿,侵犯了他们的选择权。
而车管所则搬出了《道路安全交通法》和《机动车登记规定》。他们强调交管部门拥有机动车登记和号牌发放的行政职权,有权制定相关规则。
自助选号系统是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开发的,旨在公平公正地分配车牌资源,180秒的时间限制也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最终法院作出了判决。李先生败诉了。
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出车管所的选号程序合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虽然李先生对“914”号码存在个人理解和情感诉求,但这些诉求并不能构成推翻车管所行政行为的正当理由。
李先生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类似的困境。如何理性看待规则和选择,如何平衡个体诉求和公共利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永恒课题。
相信通过理性思考和积极行动,我们一定能找到更加和谐的相处之道,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
用户68xxx48
就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