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请唐生智来家中做客,席间,唐生智哭着说了三个字…… 1926年,"佛门将军"唐生智投身国民革命,迅速由地方小军阀一跃成为国民革命军军事将领,地位仅次于蒋介石,而对于唐生智力量的崛起,中共也予以了格外的关注。 1937年淞沪会战结束以后,日军开始大举进攻南京,企图消灭中国军队的作战信念,快速结束对中国的战争。 然而最终事实证明,日军就是痴心妄想,他们看到了中国军队高涨的抗战激情,也看到了众志成城一致抗敌的决心。 诚然,在这场保卫南京的战役中,中国军民的伤亡确实惨重令人心痛,但南京保卫战的司令员唐生智所采取的军事策略无疑是正确的。 随着淞沪会战的失败,都城南京是守是弃的问题便提上了国民政府的最高议事日程,当时以李宗仁、白崇禧、刘斐为代表的大多数人坚决主张放弃南京,认为就当时的形势和军队数量来说南京是肯定守不住的。“ 但蒋介石为了前方军队的部署,尤其是为部署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争取时间坚决要守南京,于是,唐生智就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司令。 其实当时摆在唐生智面前的局面确实困难,因为从上海撤下的部队伤亡很大,而且新兵多任务艰巨,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布置。 那么鉴于这样情况,唐生智首先想到的是必须鼓舞士气,力争做到“临危不乱,临乱不 苟”。 尽管唐生智心里也很清楚,南京最后肯定是守不住的,但当务之急,作为最高统帅的他必须鼓足信心,并让将士知道其守卫南京的决心。 随后唐生智积极部署,力迎强敌,并且发出主张“抗日持久,一个人拼他两三个,拖死日本人,最后胜利一定是中国的”,简直震撼人心。 此外,在战争期间,唐生智一直沉稳果敢,他知道军心是否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所以在南京保卫战进行到最后时刻,当日本人发现了他的办公地点用飞机进行轰炸后,唐生智一点也不慌乱,他说:“我不能为日本的几颗炸弹搬走这屋子,坚决不能离开。” 总而言之,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中所实行的军事策略是行之有效的,而对于前方部队的休整和部署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战役只进行了短几天的时间,但对于一个毫无充足条件甚至根本无法实施防守的南京城来说,能够取得如此效果已经是很不容易,这都说明唐生智有着很大的谋略和担当。 唐生智,湖南东安人,他参加过辛亥革命、护法战争、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与蒋介石关系复杂,曾三次反蒋,两度下野。而且宁汉分流时,他还属于汪精卫一边的人。 不过令人叹服的是,作为国民党一级上将,唐生智却与毛主席私交甚好,是“中共最好的朋友”。 应该说唐生智善于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所以在哪个党派都能吃得开。 1920年期间,方毛主席还在湖南第一师范时,唐生智就把年幼的四弟唐生明从老家接过来,让弟弟跟着毛主席同吃同住同读书。 1927年毛主席发动秋收起义,枪支弹药和装备极度匮乏,无奈之下他就让陈赓去找坐镇湖南的唐生智,唐生智闻讯二话不说,直接让唐生明给毛主席送去武器。 后来蒋介石开始大肆清党,唐生智就私底下让请每个共产党员吃一顿饭,然后礼送出境,为此毛主席和党中央感激不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生智从不参加反共、剿共活动,甚至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了五次“剿匪”会议,他都不去参加,这一点毛主席也铭记于心。 1950年,毛主席在中南海设宴,邀请唐生智前来做客,可想而知,这位前国民党将领感觉莫大的荣光,但又有点忐忑。 “孟潇兄,欢迎欢迎,终于见到你了,别来无恙啊!”毛主席一看到唐生智,就显得格外热情。 “承蒙主席厚爱,能受到主席邀请,实在三生有幸啊!”唐生智谦卑的回答。 “坐!我听说你信佛,专门请了吴立民过来,一会儿你俩可以好好聊聊。” “我把吴立民也请来了,大家一起叙叙旧……” 吴立民是国学大师,学问渊博,精通佛学。毛主席请他来也想化解唐生智的尴尬,让他感受到政府对自己的关心程度。 于是大家一起开怀畅饮,共同回忆起往日时光,自然也避免不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情,而正在此时,唐生智突然痛哭流涕起来:“主席,我有罪啊,害死了南京三十万同胞……” 看到唐生智无比惭愧和难过,毛主席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举起酒杯:来,让我们干了这杯酒,敬南京死去的同胞们……”
1950年,毛主席请唐生智来家中做客,席间,唐生智哭着说了三个字…… 1926
哲康与世界
2024-10-15 14:35:3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