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是养不动他了。”2017年,广东83岁老太太将60粒安眠药碾碎后放进粥里,用勺子一口一口喂给瘫在床上的儿子,确认儿子没有呼吸后,老人擦了脸上的泪,准备自首。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王宛兰是一个母亲,但他几乎一辈子没享过什么福,命运似乎总爱和她开玩笑。 37年前,当大多数妈妈抱着健康宝宝欢天喜地时,王宛兰却抱着一个医生宣布“先天智力缺陷”的瘫痪婴儿哭得肝肠寸断。 谁能想到,一个原本该在父母溺爱下茁壮成长的孩子,竟然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有别于常人的人生轨迹。 但王宛兰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啊!面对命运的不公,她没有选择抛弃,而是毅然决然地把“养育儿子”当成了自己毕生的事业。 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儿子黎国恩,王宛兰毅然决定提前退休,从此,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艰难生活。 岁月就这样一天天流逝,转眼间,黎国恩已经37岁了,但他的心智却永远停留在了婴儿时期,他无法自理,甚至连最基本的吃饭、穿衣都要靠妈妈帮忙。 曾经,丈夫还在世的时候,王宛兰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好在有个齐心协力的伴侣,可丈夫的早逝如同晴天霹雳,将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从那时起,王宛兰的人生就只剩下了“照顾儿子”这一个主题,她不仅要悉心照料儿子的饮食起居,还要为昂贵的治疗费用四处奔波。 为了给儿子凑医药费,王宛兰省吃俭用,甚至不舍得给自己治病,很多时候,当别人家的老人都在公园里跳跳广场舞、打打麻将的时候,王宛兰却只能在家里为儿子端屎端尿,忙得不可开交。 就这样,王宛兰和儿子相依为命,一晃就是几十年。 这几十年里,王宛兰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她不知道换了多少次尿布,不知道熬了多少个通宵,也不知道流了多少次泪。 然而,岁月不饶人,王宛兰的青春在风霜中渐渐地消逝了,曾经乌黑亮丽的头发慢慢变得花白,曾经红润光滑的皮肤也皱纹密布。 最让她感到绝望的是,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照顾儿子,对她来说变得越来越吃力了。 更让王宛兰感到恐惧的是,自己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毕竟,她已经83岁的高龄了。 想到“自己先走一步”的那一天,体弱多病的儿子便没人照顾了那一幕,王宛兰就彻夜难眠,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活着,对她来说越来越像一种煎熬。 这天,当王宛兰再次拿起药瓶,颤颤巍巍地往外倒时,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闪过脑海——不如,就让我们娘俩一起走吧。 她鬼使神差地将安眠药捣碎,埋进了儿子最爱吃的那碗热粥里。 看着儿子一口一口地吞下粥,王宛兰的泪水再次决堤,她知道,这碗粥,喝下去意味着什么,可她更知道,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 “国恩啊,妈妈对不起你!”她在心里一遍遍地呐喊。 儿子进入了长眠,王宛兰却不得安宁,她做的这一切,公正吗?合理吗?她不敢问,也不敢想,最后,她选择走进派出所,向警察同志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我不是一个好母亲,我是个罪人,可我真的尽力了,我实在是没办法了......”王宛兰泣不成声地忏悔着。 而法院经审理后,考虑到王宛兰的特殊情况,最终做出了从轻判决,可王宛兰的内心,却永远也不可能从这段苦难的回忆中走出来了。 这碗掺了安眠药的热粥,成为了她心灵上的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痕。 在人们的印象中,母爱似乎总是伟大而无私的,母亲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忍受一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母亲都不得不面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残酷真相。 她们不是神,也会有力不从心、难以为继的时候,王宛兰的故事,恰恰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回想王宛兰37年的人生历程,她所承受的,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人的极限。 从得知儿子患病的那一刻起,她就注定了要走一条与常人不同的道路,这条路是如此的孤独崎岖,然而,王宛兰却始终咬牙坚持,一步一步地走了下来。 曾经美丽优雅的她,也在岁月的摧残下变得苍老憔悴,这一切,都只因为她是一位母亲,一位伟大的母亲。 可命运却并不眷顾这对苦命的母子,随着时光的流逝,黎国恩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变本加厉,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中,王宛兰亲手结束了儿子的生命,也结束了自己数十年的苦难。 法律最终以从轻判决为这个故事划上了句号,但王宛兰的遭遇,却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沉重的思考:我们的社会,是否为像王宛兰这样的弱势群体提供了足够的关怀和帮助? 毋庸置疑,像黎国恩这样的唐氏儿,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他们需要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爱心,这常常会耗尽照料者的所有心力。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绝不能对这些特殊家庭的遭遇熟视无睹,而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同时,还应该用一颗平等博爱的心,去对待每一个特殊的生命。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我实在是养不动他了。”2017年,广东83岁老太太将60粒安眠药碾碎后放进粥里
奇希谈趣
2024-10-11 20:39:24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