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黄维被俘后,拒不认错,谁知被特赦后,竟甘愿为毛主席守灵。后来,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开会时见到廖运周生气得说不出话。 廖运周这个人对黄维来说,非常特殊。 1948年,国民党军被我军围困在了双堆集,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说起黄维这个人,那时候可真是个硬茬子,犟得像头牛,就是不肯投降。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十二兵团内部闹出了大动静。而这就跟廖运周有关。 廖运周原来是潜伏在敌军中的地下党员,他突然就起义了,给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下子,敌军可就乱了套了,像炸了锅的蚂蚁,我军趁机发力,一鼓作气就把他们给打趴下了。 黄维从那以后对廖运周可是恨之入骨啊,简直恨不得扒他的皮,抽他的筋。 他被俘之后,还是那副死硬派头,就是不认错,嘴巴硬得跟石头似的。 大家都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功德林最难改造分子”,这名号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世事难料,谁能想到他后来竟然被特赦了,还自愿去给毛主席守灵,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1983年,黄维再次见到廖运周的时候,那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时候的他,已经放下了当年的怨恨,只剩下满满的感慨和回忆,想必他内心也是五味杂陈吧。 1983年,全国政协会议的大厅里,黄维坐在常委席上。他曾是国民党将领,现在有了新的身份。 突然间,他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廖运周。这个名字,对黄维来说太熟悉了。 他们是老相识,黄维是学长,廖运周是学弟,他们曾在战场上并肩作战。 但黄维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他想起了过去,廖运周曾经让他非常失望。 虽然心里不舒服,但廖运周已经朝他走来了,脸上还挂着笑。 黄维心里很乱,他不明白廖运周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也不明白他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现在,他们居然又要在同一个地方工作,这让他觉得很别扭。 说起他们的关系,还要回到抗日战争的时候。那时候,黄维是军长,廖运周是他手下的一个团长。 一次借炮的小事,让两人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也影响了他们后来的命运。 1938年,有个大战役在武汉爆发,是抗战中最大的一场。 黄维带着他的军队加入了战斗,这时廖运周来找他借大炮。 黄维觉得廖运周是黄埔系的学生,又是老同学弟弟,挺靠谱的,就借了八门大炮给他。 廖运周拿到大炮后,在湖北和江西交界的地方埋伏起来,成功地打退了日本兵。 廖运周因此出了名,黄维也被人夸奖眼光好。但黄维不知道的是,这一切背后有更大的计划。 其实廖运周是我们党派去的人,在国民党内部悄悄传递情报。 他利用黄维的信任,给我们党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为之后的起义做了准备。 后来淮海战役打响,廖运周带着他的军队起义,黄维这时候才明白过来,但已经来不及了。 黄维每次回想起这件事,心里都很难过。他不明白廖运周为什么要背叛他,也觉得自己被骗得好惨。这种感觉让他对廖运周充满了怨恨。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几十年。 说起黄维,他真是变了不少,快认不出了。现在,他开始学习新思想,新观念,还研究了马列主义什么的。 他心里的想法也慢慢变了。以前他可固执了,现在却开始接受新事物,最后还自己想通了。 1975年的时候,黄维被放出来了。 国民党想用高薪把他挖回去,但他没答应,选择留在了我们这里。 之后,他去了政协工作,算是开始了新生活。他挺努力的,周恩来等人都夸他不错。 但你知道吗?命运这东西真奇妙。1983年,在一个会议上,他又碰到了廖运周。 这时,黄维在政协有了一席之地,而廖运周也做了大官。两人的身份都不一样了。 黄维看到廖运周时,心里那个复杂啊。想起了以前的事情,廖运周怎么对他的,还有自己当初怎么那么傻。 他尽量让自己冷静,但心里那个恨啊,还是藏不住。气得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狠狠地瞪着廖运周。 廖运周似乎没在意黄维那冷冰冰的脸,依旧笑着跟他打招呼,聊些家常。 黄维就是板着脸,不说话,盯着廖运周看。 虽然有点僵,但廖运周还是保持着笑容。 过了一会儿,黄维的气焰好像没那么高了。 他回想起以前的事情,觉得自己也有过固执的时候,现在生活也变了样。 想想看,跟廖运周这点儿矛盾,其实也不算啥。 两人渐渐地开始谈起往事,说起当年一起战斗的日子,挺激动的。 虽然黄维心里还是有点儿疙瘩,但他也明白廖运周有他的选择。 毕竟那时候,大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廖运周选了共产党,他黄维选了国民党。 最后,两人都笑了,算是把过去的事情都放下了。 一起工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 黄维说了句:“真没想到,你藏得这么深,在共产党里干了这么多年,我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这话一说,两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 之后,黄维一直感恩国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努力着。
1948年,黄维被俘后,拒不认错,谁知被特赦后,竟甘愿为毛主席守灵。后来,担任全
靖江的过去
2024-10-09 16:08:45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