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2024年9月6日 大台风即将来袭海南省,主要从海南岛北部片区(避免产生政

叶生游 2024-10-09 11:02:00

再回首2024年9月6日 大台风即将来袭海南省,主要从海南岛北部片区(避免产生政治歧义和地理地名的混淆,不能够将地区随写,比如阿里地区相当于地级市)的文昌市、海口市登陆,并且在登陆后光临文昌市内、海口市内。(之后的关芳报道好像是简称为“台风过境”。) 我并没有预料到此次大台风来袭的猛烈。2014年我在外省市工作生活,并未在海南岛经历“威马逊”大台风(海南话说不清楚时我听错为亚马孙)。在此次大台风来袭前,我还曾经想像高尔基所写《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或许是大台风听到了我的呼唤,狂风暴雨不断吹拂、侵袭、滋润、浇灌着我家中的阳台。原本我阳台的简陋石桌就是我写字、思索、赏鱼的好地方,变成了“赏雨”的好地方。 狂风将轻质物品吹倒,鱼缸旁边的物品纷纷掉落,鱼缸上面的富贵竹、绿萝被吹得东倒西歪。石桌逐渐被暴雨击打,已经不能放置物品。还好我的电脑早就损坏,并没有在石桌上放置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原本往外延伸的长数据线,我赶快将其放到房间,并将一些物品放到地上或者转移到房间里面。 一直到下午,此次大台风终于给海口市民带来记忆犹新的时刻,全城被迫停水停电停网停聊。自来水无法供应了,供电线路被迫断停,别人的WiFi网络断掉了,无法在微信上聊天以及“拍砖”了;就连基础的通讯网络都给中断了,手机无法拨出去,传统电话也无法拨打出去(我家里有母亲,她习惯用传统电话)。我试着电话拨打手机或者手机拨打电话号码,都是没有信号无法拨出去…… 我自行车上所装的LED充电式小灯泡,在我母亲提醒下,已经充满电了。之前她觉得我花钱买得多余,此刻她却期盼着小灯泡给她带来光明。我之前所购买的各种LED充电式小灯泡、手电筒纷纷从抽屉里寻找出来,缤纷亮相。我自行车上原本固定的小灯泡,可以拿下来的,我就解开小绳子把“它们”拿下来,以便晚上照明之用。 现代智能手机好像没有网络后就没有准确时间,还好家里有传统闹钟可以看几点了。 为了保留电量以及保持长久照明,LED小灯泡好像排队人员,一个一个挨着放置在主客厅的餐桌上给母亲照明。 母亲也将各种盛水设备从厨房角落里拿出来,接满了自来水以便停水时使用。 在家中生活,我是不怎么使用手机拍照的,而且停电后没有充足光线,低像素手机在漆黑环境下更拍不出美景,也没有必要什么都拍照。 家里并没有使用电磁炉、微波炉,电饭煲好像主要用来煲汤,我不怎么进厨房做菜,多数都是母亲打理,她才清楚各种厨房设备及用品的摆放和使用。还好之前的煤气炉、煤气罐都完好,冰箱里存放的食品可以拿出来做菜用。(海南省人将厨房烹饪俗称为“做菜”,做菜水平的高低就是厨艺的展示及功底。) 当天的晚饭吃完后,也就没有任何大活动了。母亲不能看电视,也不能自个无聊打扑克虚度光阴了,我母亲已经退休过起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她有拜神习俗,家里有传统的煤油灯也可以照明。我曾经做为小保安,对于超市内的防火知识足够了解,如此小煤油灯在家里摆放空间宽阔处不存在失火情况。 水、电、气、网络,现代人似乎离不开“它们”,好像一下子回到“解放前”的生活。不知道有没人还找出以前的传统蜡烛进行照明呢? 漆黑的夜晚,隔壁民居也没有亮灯,所有的路灯均已无法提供照明,就这样我进入了梦乡。 大台风给海南岛民带来的困境以及存在问题,海南岛民由此产生的思索…… 叶生,无业游民,骑行随拍,目前蜗居在海南岛,随写各种不同风格的杂记,可否称为“海南岛记”? 图文无关,个人观点,仅为参考。随笔2024年10月9日上午,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青年路家中阳台。 问下蜡烛给母亲照明出自哪篇课文以及哪个典故了,我写随笔要向爱迪生学习。 #海岛文圈#

0 阅读:30
叶生游

叶生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