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有钱人还要上班
醒醒张
2024-10-06 12:32:29
底层的人确实很难理解有钱人的上班行为,当年我也是这样,后来发现在井里待久了,难免会认为天就那么点大。。
来点干货吧,教大家理解有钱人的工作:
1.当你处于最底层的时候,你的上班是与客观世界具体对接的。
比如我是车工,我的工作就是车一个盘子,然后赚了一个加工的人工费。这样上班的原理在于,你做了A,必然就会得到A对应的劳动回报。那么换言之,你不做A,就得不到A对应的回报。收入和劳动是典型的线性增长。
由于人的体力是有限的,而这样的劳动,毫无自由度可言,会让你很容易估算出这一辈子能赚多少钱,这样的上班,仅有物质回报,精神层面的回报几乎为0。
2.到了第二层面,即底层+1的时候,工作的特色往往开始有部分精神层面的回报,而物质回报的线性趋势,开始变得模糊。但是工作回报和劳动强度依然成正比,人对客观规律的应用和收入回报联系不大。
比如我是个文员,那么我每天会有做材料、打印、回报文件、做会议记录等等工作,而我每天多做一点或者少做一点,和我的收入影响不会很大。这样就开始了我做了 A+-n,获得了同样A的回报。
由于这个层面的工作存在n这个自由度,只要这个n不出格,那么这样就有了自由调整的空间。往负的方向走,可以划水,往正的方向走,可以多接触新事物锻炼自己。这样开始,除了物质层面以外,就有了精神层面的回报。但是问题在于,n的值往往很渺小,实现量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以至于几乎没有盼头。
3.到了第三个层面,即底层+2的时候,工作的劳动强度往往和收入开始变得联系不大,物质回报的层面开始有脱节的趋势,个人对客观规律的理解应用,放在了台面上。工作的主题从具象世界,开始转向抽象世界。
比如我是个销售小头目,手下三五个人。或者我是个屌丝项目经理,手里就一个苦力。组内和部分的正常工作,有没有我参与,其实无关紧要。甚至个把星期不去上班,本质上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我在关键时候,必须能顶好几个人的水平来用:大客户来了,下面人摆不平,我要能摆平。非标准的项目来了,我能重新拆解分工,然后能拼得完整。
(字数已超,请从上面第三张图片继续阅读,谢谢)
0
阅读:99
咯哦
你是怎么做到的哪个层面都能分解的头头是道,还是因为我的层级太低,觉得你说的很客观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