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的陆川
这是几个意思啊?
文/司马南
2024年国庆是陆川导演的丰收季,他那个什么局的电影我拿到票还没来得及看,昨天晚上保利剧院先看了他的舞剧。
观众尚在陆陆续续进场的时候,舞台上已经有了表演者,表演者酷似古代农作或者工业作坊里边的劳动者一排在定格在台上,开始以为是塑像,最后这些人动了起来,表演一丝不苟。
《天工开物》开场,宋应星以不舞态独舞,他的双手在背景上挥动,整个舞台背景三幅类似《四库全书》里面的插图,经过他的手,插图里的人物活了,画面有了颜色,随之全面动了起来。
宋应星仿佛有一种巨大的魔力,随着大提琴间以铜笛沉郁的音乐,久远的历史走入现实。
舞剧《天工开物》一言以蔽之,歌颂劳动人民。
农人劳作,稻谷栽培,那数量众多的群舞与背包进京赶考秀才的独舞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农人巨大的斗笠戴在头上,富有节奏的舞蹈,创造了一种来自历史的铿锵信息。
接下来是明朝烧制陶器的全过程,主创人员提炼出来的一个精彩动作是,长长的扁担上有许多瓷碗,那特制的扁担上下翻飞瓷碗不掉下来,制陶的过程,20人排成长排相当震撼。
宋应星之所以是宋应星,是因为45岁他突然开悟了,之前求取功名屡试不中,考了6次仍然落榜,
舞台背景上通天贯地全是古书,成了古书八卦大阵,宋在内的一群秀才茫然而舞,监考官大红衣双翅帽,拟举子考试的场景舞蹈化可视化,陆川的想象力太棒了。
宋应星青年时代和老年时代有两个演员分别饰演,屡试不中那段劲力舞堪称经典,考中者寻欢作乐,失意者借酒消愁,两场景两幅画面一并展现在舞台上,但看今日之社会,不也是一样吗?
中场休息15分钟,居然打出字幕来,说可以拍照,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来与舞台上那些开场造型的人物合影。
借着一个机会,跟陆川拍了一张照片,和陆川的父亲著名作家陆天明先生拍了一张照片,陆天明先生的旁边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正在画画,陆川的儿子小家伙画得铅笔画很复杂陆川的姑姑作家陆星儿,当年在东北兵团跟我是一个报道组的,我的笔名叫红牧歌,她的笔名叫映山红,说来这都是半个世纪之前的往事了。
我问陆天明先生,陆川这个舞剧您看了,什么感觉啊?陆天明笑着说,我没想到我没想到啊,怎么把这么一部书变成舞剧,不过这确实是舞剧。
如果上半场是以陆川独特的舞蹈语汇要观众开悟的话,下半场进入高潮了非常精彩,比如那唤醒,比如那独悟,比如那乃服,创意迭出,精彩纷呈。坐在我的左手边是一位舞蹈家,她连连感叹,这个戏纯粹搞舞蹈的,囿于老框框,无论如何是编不出来的,怎么会这么别出心裁呢?
舞台的前景一层沙幔,而后一只大手,而后又变成一只大脚,给人以特别强烈的赫然感,与大手大脚相映衬的是巨大的麦穗,而后是手心之上的活动的工匠,以及天工开物里面幻化出的各色人等物件,整个舞台的台口比大宽银幕还要宽,这个强调的效果给人的感觉相当震撼。
舞蹈演员在台上的真人表演与台口沙慢以及底层背景的虚实结合,这种发生在眼前的太虚幻境,弥补了从前舞台表演只能写实,或仅在意境上表演的物理限制,大大拓宽了舞台表演的丰富和层次,疑似尚有无限延伸的能力。
《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乃服蚕桑丝织棉麻毛等等的具体生产过程,怎么变成舞剧来表现?这个团队是下足了功夫的,精彩的一幕是,一根两根三根4根5根乃至更多的丝线,从舞台的左边拉到舞台的右边,中间酷似过去我们那个年代的小女孩双手10指勾着线玩游戏,宋应星一袭白衫舞得那叫一个漂亮,几个女孩子捋着那些丝线与宋应星呼应,画面之美令人啧舌。
如果不是人家舞剧不兴京剧里爆彩叫叫好,我一定会领头儿拍起巴掌来。
就剧情而言,这些画面无非是再现宋应星写书的过程,家人不解,他人不解,世人不解,写这些闲书何用?
那个年代的世俗理念是,惟求取功名有用,闲书无用,乃服粒新施精,丹青珠玉佳兵五金,膏液金油过程相当繁复,舞蹈变得愈发复杂,创造力,想象力,更加令人惊叹。
独舞,群舞,舞到一个尽头,
“此书与我们有关!”
演员突然开口,且众口一词,观众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宋应星生活那个大明王朝完了,陆川创造的舞蹈语汇一群人脚丫子朝天,脚丫子上下翻飞,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
《天工开物》没有被写入明史,没入《四库全书》,多少年之后,辗转由海外传回国内,已经被译成了包括英文在内的诸国文字,成了被全世界公认的,最早向世界开源的中国科学技术。
剧的结尾是老年宋应星仙人白发飘飘,由小到大,走向观众,最后变成整个舞台上顶天立地的巨人,如此往复两次,将剧情推向最高潮。
由铅字组成的巨大的帆船徐徐驶来,宋应星老汉站在船头……
掌声欢呼声不断,舞剧特有的谢幕方式,构成了一个全新的表演环节,这个时候可以录像,我记录下了全过程。
这不是一个纯粹的舞剧,不是一个传统的舞剧,但可能会构成新的经典,跨界融合作品是他的最新定义。陈英武先生评价说,此剧全国推广极有价值。
这个戏也不是没毛病,全剧的风格比较沉郁,至少有几个地方,书写完了的时候,可以多点欢快多点明亮;宋屡试不中落榜之后那段时间舞台僵尸动作时间过长;“书在文明在”之类的语言不搭,生生贴上去与剧脱离显突兀,非要把宋应星比作为国外的什么人,除非到国外去演出,否则无此必要。
(2024年10月4日星期五早饭前,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
道释儒法兵墨纵横
不务正业,也可能是务中业、务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