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三十年,城市是怎么做大和繁华的,房地产就做了多大的贡献。这样说,可能一点都

地产聊 2024-10-03 15:21:28

过去二三十年,城市是怎么做大和繁华的,房地产就做了多大的贡献。这样说,可能一点都不夸张。中国的城市化、城市的现代化,与房地产的扩张是同步的。城市哪里来那么多的钱搞扩张和建设的,很大程度上依靠土地财政以及房地产开发本身也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这不是什么秘密,大至一线城市,小到县级地级市,都基本上是这样。经济越不发达的城市,越依赖土地财政。即使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土地财政在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了土地财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标性设施的建设,棚户区改造提升,地铁、高速公路建设,甚至马路路面开拉链的频率,都会不可避免地慢下来,甚至会影响公职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发放。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没有钱,很多事情都干不了。 说这么多,我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所有的奇迹虽然很大程度上拜房地产所赐,但并不会天上掉馅饼,其本质是,直接或变相通过房地产的债务实现了这些奇迹。房地产不是创造几次工业革命奇迹那样的法宝,它不过是一堆钢筋水泥,外加一些土地和金融的杠杆。房地产的全部秘密在于,通过高杠杆、快节奏、高强度开发,在短短二十年就完成了几乎足够所有中国人栖身的面积。如何能实现这个超级工程,秘密在于超级金融供给、超级杠杆、超级基建能力、以及巨额人口基础上基于超级杠杆的超级购买能力所带来的循环。 那么,这一切就OK了吗?没有这么简单,一切都是要还的。高额杠杆带来的巨额负债,是不能一笔抹杀的。数亿人提前享受到的住房的幸福、健全基础设施和繁华的福利,不会从天而降。那么,现在,对,就是现在,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因为在降杠杆,在收缩,在“还账”。部分道理和太平洋东边那个国家曾经以及今天仍在持续的繁荣一样。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奇迹。奇迹在于顶层设计让你获得了通过杠杆提前消费和享受的权利,以及顶层设计让城市野蛮生长以及天量土地和金融的供给。区别在于代际。哪一代人处于加杠杆周期,哪一代人处于还账周期,这决定了这一代人的获得感以及幸福感。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时代的泼天富贵或一粒灰尘影响往往更大。换句话说,是年龄和出生年代更多决定了一个人的财富构成以及来源。这个结论或许不是绝对普遍的真理,但适用于绝大多数人。 所以,对于处在还账周期的绝大多数年轻人而言,躺平是不对的,但绝对是最理性的选择。 那么,在这个逻辑之下,您怎么认知节前疯狂的大A,以及刺激中的楼市呢?结论也许不言自明。 大道至简。假期的一点感想,纯属个人胡说八道,不必深究。

0 阅读:18
地产聊

地产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