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生几个月找不到工作后发出了惊人言论:社会需要大学生,不是用来就业的!是为养活一大帮所谓的高校而存在的!这话一出,瞬间引发热议,大家都在想:这位同学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有如此“霸气”的看法?
其实,这位同学的观点不仅仅是情绪发泄,背后还有不少值得深思的现实。首先,招聘单位只看学历,不看能力,这种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时,简历上只要一列出“985”、“211”,就好像一切问题都解决了。真是让人感慨:难道能力和经验都能用一纸学历来衡量吗?就像你去餐馆点了一道菜,结果上来的却是菜单上的图片,光好看没用啊!
再说说大学所学的知识,很多人都觉得在实际工作中根本用不上。你想想,四年下来,学习了多少理论知识,结果一进职场,发现大多数都是“干活”的技能,真是让人感到“白学了”。这就像你在健身房练了无数个深蹲,结果比赛时却得用的是平板支撑,心里那个不平衡啊!
还有,大学生数量的激增,真的是让就业市场变得越来越“拥挤”。想想看,大学生们在求职时面对的不仅是同龄的竞争者,还有一堆“社会人”,这些人有经验、有技能,怎么比?这就像一场赛跑,结果你跑得再快,旁边的“老手”却早已冲过终点了。
最后,回到那位同学的言论,他说社会需要大学生,是为养活一大帮高校。这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教育体制是否真的在为学生的未来铺路,还是只是在“生产”合格的“文凭机器”?这难免让人思考,大学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所以,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生们的未来到底该如何定位?是继续追求那张“文凭”,还是更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