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天宁的进球分析##中国足球[超话]#这是之前培训班的一个学员发的朋友圈,国

白菜游泳啊 2024-09-29 22:45:16

#贾天宁的进球分析##中国足球[超话]#

这是之前培训班的一个学员发的朋友圈,国安球迷,学习班里算态度非常端正,理论课和实践课都很认真的那种。

培训期间,他表示来学教练,就是为了更好的带自己孩子踢球。

学习班结束后,问我能不能推荐D,我遗憾的反馈,他的运动经历和学习班的表现,确实不符合推荐D的标准。

一个月后,看他发朋友圈,在辽宁通过了D级的考核。

在任何级别的培训班、访谈节目、甚至解说比赛的时候我都反复强调:踢球这东西,在天赋相等的情况下,一定是谁练的多谁踢得好。但是,每周练三次,一次练一小时的孩子,他和他的家庭,都还有很多的时间干别的;一周练八次,一次4个小时的孩子,透支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家人。

这种透支带来的“优秀”,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个别望子成龙的家长甚至会不经意的把这种压力转加给孩子。

家长在压力下的“主观”,三年是动力、是台阶;

三年后,因为长时间不健康、不符合规律的付出,也许就会变成压力、变成绊脚石。

尤其足球又是一个集体项目,影响“赌博”结果的,不仅仅是单一个体。教练、学校、机构、家长、学业、对手、队友……

每一个因素,都在无时无刻的,会突然变成孩子在通往成材道路上的x。

从2003年,从我由一名踢不上球的球员,转化为体育大学学生的身份开始,从第一次以学员身份到后来的教练员讲师到现在,20年的时间,无论走到哪个城市,能看到的,是90%的所谓“训练”,都是在及其低效的消耗时间。

优秀的青训教练有没有?

一定是有,但是,凤毛麟角。

而绝大部分的机构也好、学校也好、教练员也好,他们之所以会在90分钟、甚至120分钟的所谓“训练”中,更多的以“消耗”的的态度去面对的原因。

是和存在于其他行业的“打卡上班,躺平摸鱼”,出于同一道理。

在一个对“匠人精神”、对“契约精神”全都缺乏尊重的环境,伯乐不是不常有,是活不下去。

而千里马,要么变成拉磨的驴、要么插翅上天、要么生腮入水,只能看家里什么经济条件了。

0 阅读:0
白菜游泳啊

白菜游泳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