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古诗词曲文学艺术?很多人讲不明白。 (苏王毛诗对比) 其实是中国人骨子里那份优雅的共性情绪,因诗词曲那种特殊的音韵曲律语言而牵引爆发出来,心灵又与句中意,句中境,…等,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与理解。情感意识思想等规范在了一个因觉醒而向往的轨道上。 这种能力,就叫诗词文学艺术。 当我们读岳飞《满江红》时,不自觉心中就生出壮烈悲愤与精忠报国的情绪,这就是岳飞《满江红》的艺术魅力。 当我们读苏轼《题林西壁》时,又深深佩服苏轼文采哲思,原来“当局者迷”还可以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替代,可以说得这么优雅贴切自然,又会与苏轼产生共鸣。 当我们读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时,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对比,又感觉王安石虽言辞比苏略浅直,但气度更胜苏。 当我们读毛主席“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时。 又感觉真是神来之笔,优雅闲适自然深涵气度见识哲思等,皆胜苏王二人。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仔细对比一下,苏轼这首《题林西壁》,起句就横看,侧看,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已经露出故为思哲之气,不单纯是赏景了。有点因诗中思哲而题庐山,而并非乘兴偶感,所以讲自然,苏轼不如毛主席,毛主席就是去游庐山,有人拍了照片,一时乘兴,由感而发,情绪自然。 比优雅,比气度,比情景契合,比境界毛主席是从社会底层打拼到最高层,这其中经历了多少次乱云飞渡,但毛主席始终从容不迫,带领中国人民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步步攀登向上。 乱云飞渡仍从容,比优雅也比“远近高低各不同”优雅。虽然“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写心境,但是写迷境,但“乱云飞渡仍从容”是情景贴切,虽然也是白话,但有种不勉强的含蓄优雅风度,而且是走出迷境,困境不迷不惑不畏,从容不迫的淡定。 讲情景思哲交融自然一如,讲优雅含蓄,气度境界,都比苏轼诗句要高明的多。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主席就是游得庐山,仙人洞照的照片么, “无限风光在险峰”讲思哲并不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的思哲气差,当我们平时与朋友下棋,当我们看乒乓球赛,当我们人生经历一些难以决择又必须决择时,经历过重重危险危机才走向了胜利时,那不正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真实写照么。 所以,讲思哲,讲情景与人生境界的交融,讲文采,毛主席都是从容自然真实写照,都比苏轼高明。 苏轼诗有点纯为哲思而写的勉强情绪,毛主席纯粹人生情景交融,自然触发真实感慨,自带哲思。 讲境界毛主席也是乱云飞渡的从容,历经万险胜利的风光,远比苏轼感叹当局者迷为高。 至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也比苏轼诗更贴近情景交融自然,气度,境界也比苏轼为高,但对比苏轼《题林西壁》,有些突兀浅直,从一开始飞来峰上千寻塔,就拔高,闻说鸡鸣见日升,意气还是拔高,不 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通篇读来,感觉王安石这人意气直倔倔的,意气一高到顶,不似苏轼宛转起伏,苏轼《题林西壁》诗气缓,且转,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最后一转才点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安石虽然是语句也转,但意气始终直吐,并没有苏轼宛转波澜的文采,所以虽气度雄胜,雅蓄文修似不如苏。 而毛主席从乱云飞渡的从容,到胜利回望无限风光的险峰,讲文采,讲气度,讲雅蓄,修养,境界等,皆比苏王二人为高。 苏王,二人当然也不差,只是不如毛主席而已。 而且苏轼这首诗读来,音韵字节律动的节奏感,也很耐人寻味,值得细品。 因为这三首诗境界有可比性,所以拿来比一下。 而中国古诗词千千万,各各不同,不相类的是不能拿来比的,假设用苏轼词比李清照词,你喜豪放他喜婉约,没法比了。只能拿同情共性的东西比一比。 所以不能说谁就绝对第一,事事为高,如同龙队打乒乓球,没有短板,天下第一,号称六边形战士,但大蟒背后击球就赢过他。 毛主席生前从没说自己诗词天下第一,相反是很谦虚,并不会因自己身份就骄傲自大,而恰恰毛主席最喜欢到群众中去,听取人民意见的。在对文学对诗词的态度上毛主席也这样,传说原驰腊象听从别人意见就改成了现在的原驰蜡象了,别梦依稀咒逝川,原句也不是咒逝川,而是哭逝川,当时有个大学生写信给毛主席,说自己觉得哭逝川没力量,不如咒逝川,毛主席就改成了咒逝川。当然这只是传说,真假我没去细细考证。但毛主席伟大的人格,谦虚的人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让我们感觉这些事有没有都正常。 毛主席也经常写政治诗,口号诗,那个是特殊年代为了鼓励文化不那么高的红军战士与老百姓,不能用古诗词文学标准去衡量,如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本来就不是照顾古诗词文雅写的,而是为了让红军战士与老百姓都能看明白听明白了。所以这有些就不能按古人标准衡量。但即便如此,从中也能看出毛主席的笔力雄健与气魄。
什么是中国古诗词曲文学艺术?很多人讲不明白。 (苏王毛诗对比) 其实是中国人骨子
默玄吟雷爱文学
2024-09-28 10:27: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