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中,很多父母在外拼死拼活的打工,就盼着儿子能有出息,找个好媳妇成家立业,然后不惜用自己一生的积蓄去给儿子买房买车。 但也有个扎心的事实就是: 很多孩子从小被父母宠爱过头了,啥也不会,只是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其实并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 我一个大爷之前在工地上干活,年轻时想着为孩子多攒一些钱,所以干的都是高空作业。 后来儿子确实也出息了,在一线城市工作,找了个姑娘,一切都顺理成章,大爷把积蓄都拿出来给儿子办了婚礼,买了房,买了车。 开始日子过得也都很惬意,但几个月后,俩人就开始不断争吵。 一问才知道,结了婚之后,俩人都在上班,每天下班之后,他儿子就是打游戏,游戏皮肤说买就买,每天就等着吃饭,家务也不做,开销都她一人出。 每次一吵架,他儿子就说:“我花我自己的钱怎么了”、“以前我在家也没做过这些啊,家务都是我妈做啊”、“你看不下去,你就收拾啊” 实话说,这段场景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不用着急反驳。 我大爷是一个比较明事理的人,就会好生劝说儿媳妇:“从小我们家就这一个孩子被我们惯坏了,啥都不让他干” 还会找时间教育他儿子“成了家,不能像以前一样”、“人家在家也是父母捧在手里的宝,你就这样对人家”之类的话。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望子成龙”观念根深蒂固。 很多孩子习惯了所有事都依靠父母,成了一个“巨婴”。 当真正需要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们常常会手足无措,无法承担起这个责任。 另一方面,中国人讲究一个“圆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把孩子养到18岁”,中国父母觉得帮助孩子成了家,自己的任务才算完成。 所以不惜花光自己一生的积蓄也要给孩子置办好“房子、车子、婚礼”。 在这种情况下大大削弱了孩子的奋斗积极性,毕竟有人“兜底”。 最终,所有问题也就暴露的一览无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最应该教会孩子的是独立生活以及爱人的能力。 会做简单的家常菜、眼里有活、知道如何爱他人、会察言观色......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其实都是“幸福生活”的碎片。 所以,各位父母,与其自己拼死拼活给孩子积攒钱财,不如先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
现在社会中,很多父母在外拼死拼活的打工,就盼着儿子能有出息,找个好媳妇成家立业,
燕雀安知鸿鹄啊
2024-09-26 20:33:25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