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张灵甫遗孀王玉玲,抛下幼儿与母亲,前往美国去打拼,此后索要南京房产半

靖江的过去 2024-09-25 17:01:16

1952年,张灵甫遗孀王玉玲,抛下幼儿与母亲,前往美国去打拼,此后索要南京房产半生,儿子张道宇:“承诺发还,一年后却给拆了 。”可最终,直到94岁去世,都没等来这一天。 张灵甫身死孟良崮后,王玉玲带着一岁儿子和母亲,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还差点死于老蒋儿子的枪口下。 可即便如此,生活都没有将她打倒! 1952年,她带着希望去了美国,想着那里或许有新的开始。于是,漂泊的生涯开始了。 一个人,在陌生的国家,语言不通,但她就是不服输。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她像个不知疲倦的旋转木马。 终于,纽约大学向她敞开了大门,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光。 但谁知道,这光背后是多少泪水和汗水。 想当年,在台湾,她带着母亲和孩子,过得那叫一个苦。 没抚恤金,吃不饱饭,还被人误会,那日子,真是难熬。 可她,就是咬牙挺过来了,为了家人,她什么都愿意做。 后来,在美国,日子好不容易有了点起色。 家人团聚,生活安稳,她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但命运这东西,真是说不准。 南京那套房,本该是她的,却成了她心里的一个结。 张灵甫在遗书里写得清清楚楚,房子是给她的。 可事情就是没那么简单,过户的事一直拖着。 当她听说有机会拿回房子,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宝贝。 她委托堂兄前往南京处理此事,并再三叮嘱:“请一定要帮我拿回那套房子。”而堂兄也给了她承诺:“放心,我会尽力的。无论何时你回国,那套房子都会等着你。” 这下,她总算看到了一线希望,虽然前面的路还长,但她不怕,因为她知道,只要坚持,总会有好结果的。 王玉玲远在美国,心里却始终牵挂着那套老房子,总想着有一天能再回去。 谁知,一个坏消息传来,像炸弹一样炸开了她的平静生活——南京房产局竟然要拆她的房子! 更让她心痛的是,拆迁通知上写着“张灵甫家属找不着了”。看到这行字,她的心简直像被撕裂了一样。 儿子张道宇听后也急了,觉得这是欺负人到家门口了。他立刻联系母亲,要一起想办法应对。 王玉玲决定,不管多难,都要争取回自己的房子,或者得到合理的补偿。 几年后,新中国成立35周年庆典,王玉玲受邀回国。她琢磨着,这是个好机会,得找人说理去。 可是,当她面对邓颖超大姐时,却怎么也开不了这个口。邓大姐那么大岁数了,身体又不好,她怎么忍心再给她添堵呢? 后来,王玉玲一趟趟往南京房管部门跑,申请补偿,可每次都因为房屋产权问题被挡了回来。 她不甘心呐,就找了位能干的律师杨波来帮忙。杨波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到处搜集证据,为王玉玲争取权益。 虽然他们手握大把证据,可王玉玲还是没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媒体也知道了,纷纷报道,想为王玉玲讨个说法。 可是啊,事情就是没能如愿解决。有个叫任鹏的工作人员说,已经给了王玉玲17万补偿款了,这可是按照政策来的。 但王玉玲心里那个苦啊,她要的根本就不是钱,而是那套充满了和老公美好回忆的房子啊! 王玉玲啊,心里总惦记着那套房子,那不仅仅是四面墙,那是她和张灵甫一起生活过的回忆啊。 老想着,能在那房子里安安稳稳地过晚年,可谁想到会被拆掉呢? 她常跟儿子唠叨:“儿啊,我等了30年,怎么就没个说法呢?怕是等不到了。” 张道宇这心里头,看着母亲一天天变老,真不是滋味。他纳闷了,那套房子,咋就成了母亲的心结了呢? 他陪着母亲一趟趟往房管部门跑,每次都抱着希望,可回来总是失望透顶。 岁月不饶人啊,2021年了,王玉玲94岁了,最终还是没能挺过去,带着满心的遗憾走了。 说起来,这王玉玲的一生,真是像部戏一样,有喜有悲。17岁就结婚,19岁丈夫就没了,24岁还去了外国留学。 这女人啊,真是硬骨头,一个人在美国把孩子拉扯大,现在儿孙都围在身边,可心里呢,还是念着那个19岁的自己和张灵甫。 她虽然走了,可张道宇这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他下定决心要为母亲讨个说法。于是啊,他又开始找房管部门,想要个公正的解决。 可是,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找证据都难如登天,再加上政策变来变去,人员也换来换去,真是难上加难啊。 但张道宇这人呢,就是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他记得母亲的遗愿呢,他得为母亲争口气啊,也得为自己和家人争个明明白白。 所以,这故事里,有王玉玲的坚持,有张道宇的孝心,都是情,都是爱。

0 阅读:89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