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墓压了墓下桐溪寺的风水?以至于该寺香火一直不旺?”去过长沙桐溪寺的伙伴,很多都有此一问。 我理解他们发问的背后缘由,毕竟,这座寺的确是没什么人,该寺如今的冷清,与它千年古寺的身份明显不符。其次,曾国藩墓的确在地理位置上,有压着古寺的意味,它的地理位置比寺高出太多,寺完全在墓地的脚底下。第三,寺明明是佛教性质,但寺里的牌匾、门联上,处处留着曾国藩的影子,比如“文正情怀谁领略”等联。 其实这当真是误会,因为曾国藩葬入桐溪寺这个地方已经150多年了,期间,桐溪寺经历了多次被损毁。世人如今见到的桐溪寺,乃是2005年,由主持释容禅法师发愿重建。在重建前,古寺唯一的古迹,就是原寺留下的三棵古树。此外,别无其他任何古迹。 所以,实际上,今天世人见到的没什么香火、人气的桐溪寺,是“后到”。某种程度上,这座古寺能被重建,还是基于曾国藩墓就在此地,且曾国藩曾和古桐溪寺有过渊源。若非如此,该寺想要重建,难度将非常大,至少不会如此顺利。 曾国藩和古桐溪寺的确是“强关联”,曾国藩在靖港水战中败得很彻底,这次失败导致他的团练总兵被歼,有全军覆没之迹象。悲愤中的曾国藩曾投水自尽,被救后,送来桐溪寺“疗养”。 正是在这期间,曾国藩结识了桐溪寺的主持宝月和尚。在宝月和尚的开导下,曾国藩慢慢走出阴霾,并领会了佛教的精髓,也是因为宝月和尚的引导,才有了曾国藩后来回乡守孝期间的大彻大悟。 传说,曾国藩在桐溪寺时,曾与宝月和尚表达自己欲葬在桐溪寺的想法。但宝月没同意,理由是佛门清净之地非常人能用。 然而,曾国藩葬于桐溪寺的真实原因却是:他当年,即61岁那年,系突然猝死,家里人根本没有为他准备墓地。原计划是将灵柩运回湖南老家湘乡安葬,毕竟落叶归根嘛!可因为他的尸体被运到长沙时,已经出现了腐烂迹象,没办法,当时的防腐技术不到位。 于是,大家便只好将曾国藩的灵柩就地安葬,而安葬地,就选择在了长沙的金盆岭,也就是桐溪寺这个位置。当时,其家人的想法是:等到在老家湘乡找到合适的风水宝地,再来安葬曾国藩。 然而,仅仅2年后,曾国藩的夫人欧阳氏也跟着辞世,而此时,他们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安葬地。思来想去后,他们便只好将曾国藩和欧阳氏合葬在了桐溪寺。 所以说到底,曾国藩本人肯定没有有意要压桐溪寺一头,他葬于此地,并非本意,纯属不得已。其次,曾国藩墓可能压根儿就没有压桐溪寺,他反而是桐溪寺的“贵人”,因为它增加了桐溪寺的文化底蕴。 所以,我认为桐溪寺这个地方香火不旺,与它本身地理位置较偏,且寺本身宣传不到位有关。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参观曾国藩墓时,才顺带知道了桐溪寺,连长沙本地人都是如此。
“曾国藩墓压了墓下桐溪寺的风水?以至于该寺香火一直不旺?”去过长沙桐溪寺的伙伴,
李满谈过去
2024-09-23 12:26:11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