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诊一个宝宝,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让他住院,家长拒绝。 那...
是岑岑呀
2024-09-20 13:36:27
昨天,接诊一个宝宝,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让他住院,家长拒绝。
那就开口服的阿奇霉素吧,开到一半,发现希舒美门诊没药,限量供应,只有住院部能开。那没办法,开国产的吧。
结果家长一听没希舒美,就发毛了,眼睛一瞪,质问我“是不是看我不住院,就故意刁难我?非要让孩子住院赚我一笔是吧?”
还没等我回答,家长甩我一句“连个药都没有,不看了!”。拿起病历抱着孩子就走了。独留我一人风中凌乱……
最近,这种情形一再发生。
其实不只希舒美,在我院,几个月前还有美林,半年前还有希刻劳,一年前还有顺尔宁。现在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国产仿制药。
有部分家长欣喜若狂,因为,药真的很便宜,一包希舒美5.85元,而国产阿奇0.39元,相差15倍。
但有更多的家长提出质疑,纷纷用脚投票,走出医院大门,到外面的药房购买原研药。
甚至有很多医生也担心国家集采中选仿制药疗效不佳,不如原研药。
但仿制药疗效如何是科学问题,需要靠临床研究数据来回答。
从目前的临床研究来看,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相当,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公立医院有便宜的仿制药、国产药。药店和高端私立医疗机构有昂贵的进口药、原研药。这本就是一个你情我愿的双向选择。有钱吃鲍鱼,没钱啃馒头。反正,大家都饿不死。
这是继医保资金紧张后,医疗改革加速推进的结果,也是三明医改、外商独资医院等等政策实现的前提。
医疗变局到来,药品已经开始出现分化,不知道在未来,医疗服务和质量会不会也步入此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