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西安农业放大招!樊川上河苑数字技术赋能三产融合,乡村振兴太惊艳!

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之年,2025年的西安正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在乡村振兴赛道上跑出加速度。11月6

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之年,2025年的西安正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在乡村振兴赛道上跑出加速度。11月6日,跟着"行走见发展 产融谱新篇"好网民看西安活动,我们走进长安区西安樊川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樊川上河苑),沉浸式体验了一把"科技+农业"的硬核魅力!

刚进园区就被狠狠震撼——这哪是传统农场,分明是座科技感拉满的"数字农业综合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棚里,85个立体渔池整齐排列,鲈鱼在经过四重净化的清水里自在穿梭;一旁的茶园郁郁葱葱,谁能想到北方也能种出高品质茶叶?还有33个智能蓝莓大棚,自动化设备全天候照料,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棚

茶园大棚

蓝莓大棚

听公司负责人师仙介绍,园区从2023年就聚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茶、菜、鱼、果共生"模式,把绿色有机理念刻进了农业生产的每一环。蓝莓板块更是投入500万元,建成从育苗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年产量4-5万斤、年产值400万元,让长安蓝莓彻底打响品牌。

最让人惊艳的是水产养殖区的"黑科技"!5400立方养殖水体搭配"内循环+微滤机除杂+消化池降解+紫外线臭氧杀菌"系统,实现养殖用水"零排放";恒温技术精准控温,减少鱼类应激反应,再加上包含制氧、补水、监控、加温的智慧渔业系统,一部手机就能实时查看溶氧量、pH值,远程操控设备,真正做到"数据养鱼"。现场技术人员那句"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数据",道尽了农业现代化的蜕变,目前这里年产能60万斤,预估销售额750万元,生态和效益双丰收~

更惊喜的是园区的三产融合模式!西樊村党支部书记卢佳告诉我们,这里早已跳出"单一种养"的传统农业框架,形成"一产种养、二产加工、三产服务"的全链条布局。在"党建引领+土地整合+乡贤+企业"的机制下,园区不仅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壮大了集体经济,走出了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真正实现"企业增效、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多赢。

这次参访太值了!不仅见识到智慧农业的科技魅力,更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温暖底色。樊川上河苑的实践,正是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动缩影——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既守住"米袋子""菜篮子"的民生底线,又擦亮"特色牌""优质牌"的产业名片。未来,期待西安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解锁更多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可能!

图文编辑:长安君

摄影:杜春玉 长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