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景秘诀:
找走廊、林荫道这种有延伸感的地方,越长的场景越显立体
让人站旋转楼梯中间,扶手线条会带着眼睛往深处看
拍摄角度:
蹲低拍台阶/栏杆,让线条像箭头一样指向人物
侧面拍有纵深的场景,让人和背景明显拉开距离

三步虚化法:1️⃣ 靠近玻璃/花丛拍 → 前面自动模糊2️⃣ 对准人物眼睛对焦 → 眼神清楚了人才有精神3️⃣ 背景开人像模式虚化(手机党)或用f4-5.6光圈(相机党)
动起来更生动:
抓拍走路时裙摆模糊的瞬间
让人站着不动,拍背后车流拖影(晚上效果更绝)

穿搭小心机:
穿橘色毛衣站在灰蓝色大楼前 → 人像会"跳"出背景
亮色衣服配暗背景,深色衣服配亮背景
打光诀窍:
给脸上补光,背景保持暗 → 像舞台追光灯效果
穿黑衣服站在白墙前 → 视觉上人往前凸

加个天然相框:
硬框:透过门窗/镜子拍人
软框:用下垂的树枝围住画面
人物比例:
拍全身:人占1/3画面,留2/3给背景
拍半身:头顶留白要比肩膀宽

黄金光线组合:
阳光从侧后方45°打过来(头发会发光)
用反光板给脸补光(某宝20块就能买)
雨天别收相机:
找积水拍倒影 → 一张照片两个空间
六、新手避坑指南❌ 人离背景太近 → 保持3米距离❌ 横线切头 → 调整角度避开栏杆/地平线穿头❌ 头顶顶满 → 留出至少15%空间
场景实操宝典
在哪拍
怎么拍
效果
马路
蹲低+广角+冷色滤镜
马路变超长
树林
树干当相框+光斑+暖围巾
人像更突出
家里
镜子+纱帘+侧面光
小房间变大
掌握这些方法后,可尝试同一场景拍摄3组对比照(平视/仰拍、顺光/侧光、全身/半身),通过直观对比理解空间关系塑造的本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