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1990年,飞行员王宝玉驾驶飞机叛逃至苏联,打算从苏联去到心心念念的美国

论芸有事 2024-09-15 17:25:25

[玫瑰]1990年,飞行员王宝玉驾驶飞机叛逃至苏联,打算从苏联去到心心念念的美国,却不想当晚苏联就联系了中国,制定了遣返协议,之后苏联以保密为由让王宝玉戴上眼罩,让他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主要信源:中国网文化2020-07-18——新中国最后一次驾机叛逃事件:飞行员驾驶歼-6叛逃苏联,震惊中外)   上个世纪末期,经过了战争的残酷,我国深刻认识到了空中力量的强大,于是也组建了一支空军队伍。   每日辛勤的训练,却没想到在1990年,还是出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情。   1990年,某天下午,空军值班室突然接到了一通报告电话,对方表示在黑龙江训练的某空军部队,丢了一架飞机,飞行员也消失不见了。   本以为是出现了事故,于是值班人员赶紧报告了上级,上级本能以为是空中防线可能出现了问题,与技术叫相关部队紧急检查,并关注丢了的飞行员的行踪。   这名驾驶飞机“丢失”的飞行员,就是王宝玉。   因为查看过后,空中防线没什么问题,大家都以为王宝玉是牺牲了。   可没想到的是,当天苏联方面发来消息,称下午时有飞机降落到了苏联机场,上面的飞行员表示自己要去美国。 这是我国才知道,这次的飞机“丢失”,是王宝玉故意的!   原来王宝玉早就已经对美国生活心生向往,早就想去到美国生活了。   王宝玉在队伍中沉默寡言,和战友的关系都比较浅,他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有很强的规划,可知总不如意。   比如和他一起进部队的战友,很多都已经因为成绩优异当上了领导,可他还只是个大头兵,这让王宝玉非常不满。   他总认为这是不公平的,所以总是抱怨,情绪非常差,和妻子的生活也全是坎坷,两人总是吵架。   各个方面的原因叠加,让王宝玉愈加失望。   后来,王宝玉开始关注西方学说,对书里描写的自由国度非常向往。   因为这些明显的变化,让上级对于王宝玉的变化非常关注,为了帮助他转换思想,上级将他放进了重点关注里面。   渐渐地,王宝玉还真有了些变化,不仅不抱怨工作了,和妻子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工作更是积极。   这样的变化,让上级领导认为他已经转变了思想,于是对于他的关注就减少了。   可实际上,这只是王宝玉表面上的假装,因为他早已经想好了自己的计划。   借着训练,王宝玉将个方面资料都了解清楚,策划了自己的叛逃。   他驾驶飞机到了苏联的某军用基地,吓得苏联赶紧排查,因为一家飞机就这样落进了自己国家境内,还没有任何警报!   苏联也为此换掉了一大批军官。   因为王宝玉对苏联表示自己要去美国,但是当时中苏关系有所缓和,飞行员想要叛逃这件事,苏联必定要通知中国。   于是两方商量,决定将王宝玉引渡回国。   害怕王宝玉知道会反抗,所以苏联出面,表示要将他转移,但过程需要保密,因此要给王宝玉带上眼罩,王宝玉也同意了。   等到了中国,王宝玉下了飞机才知道,自己又回到了国内,再也去不了心心念念的美国了。   王宝玉引渡回国后,被开除了党籍军籍,之后就被判处了死刑。   因为有了王宝玉这件事,我国对于叛逃事件开始重视起来,制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从根本上解决类似问题。

0 阅读:0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