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1941年,为了筹措经费,党组织将1000美元交给了一对夫妻经商,周总理还特别强调,不管什么时间,金额多少,只要组织需要,夫妻俩都必须凑齐。结果夫妻俩不仅圆满完成任务,战争后还上交了1000万美金和12万两黄金…… (主要信源:光明网2022.12.18——三块银元见证共产党员的初心;河南省纪委监察厅08月18日——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百万富翁”) 战争年代,最需要的,大概就是钱了。 虽然讲“钱”好像很俗,但实际上,打仗的时候,哪哪都需要钱,大到装备物资,小到一顿饭,都需要用钱才能得到。 可抗日时期的中国,四处战乱,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张。 两党合作的时候,资金还能从国民党处支出,可当时关系紧张,国民党自然不会随随便便就将经费掏出来。 我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只是大家都在打仗或战略部署,哪里有会经商的人,来帮助组织筹集资金呢? 当时在重庆的周总理突然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肖林,当时肖林刚参加革命不久,他明面上的身份是大生公司的经理,对于经商很有自己的想法。 于是周总理找到了肖林,表示要交给他这个艰巨但十分重要的工作。 周总理明确表示,党组织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不管做什么生意,只要组织需要,肖林就必须拿出资金,不管金额是大是小,必须立即提供。 面对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肖林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收好组织给的1000元美金,肖林就开始了自己的经商之路。 因为这项任务只能成功,所以肖林非常谨慎,他先是学习各种相关知识,慢慢摸索出了门道,才开始了有了收益。 为了能有更大的市场,组织派肖林去上海,同时还派遣了王敏卿和他假扮夫妻,帮忙掩护。 很快,两人的公司生意就做的风生水起,赚到的收益也越来越高。 但是战争期间需要的资金难以估量,他们需要有更加赚钱的生意。 当时蒋介石等人已经去到了重庆,重庆这个地界相对安全,经济工作也比较好展开。 肖林夫妻从上海购置各种物资,到重庆售卖,虽然辛苦,但收入相当可观。 有了这些资金利润,肖林的商业版图也逐步扩大,不仅是在重庆,还有其他地方也开设有分公司。 但筹措的资金自然是越多越好,于是肖林就开始涉足其他领域,在肖林的老家江津,他们创办了恒源商行。 不仅如此,他们还参股了多家公司,自己的经营范围也扩大了许多。 即使已经有了许多的资产,肖林夫妻俩也没有懈怠,反而日夜想方设法,商量该怎样多赚点钱。 同时,党组织多次的活动,自己都是由肖林承担。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这次运动中使用的3.2亿法币,就全部是肖林出资。 战争胜利前夕,从全国各地辗转去北平商量事情的人,他们的路费也全部有肖林支出。 面对着党组织一次又一次的资金需要,肖林总是毫不犹豫的就拿出钱款,自己和妻子却总是衣着朴素,吃饭也简单。 身边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他的生意做的很大,但来借钱的肖林通通不给,大家都叫他“吝啬鬼”。 面对着金钱的诱惑,肖林夫妻从来没有动过心,把自己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当做是党的财产,从不为自己攒私财。 作为公司老总,他明明可以在账面上做些手脚,毕竟实际金额数量也只有他知道,但肖林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在一切尘埃落定时,肖林将自己攒下的全部资产都上交,上千万的美元和数十万两的黄金,肖林夫妻俩一点没给自己留。 仅仅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留下三枚银元作纪念,这三枚银元在几十年后,也被捐给了博物馆展览。 肖林夫妻心中有坚定的信念,给自己树立了亘古不变的信仰,这财让他们甘愿两袖清风,只为了自己伟大的信仰。
[玫瑰]1941年,为了筹措经费,党组织将1000美元交给了一对夫妻经商,周总理
论芸有事
2024-09-13 17:37: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