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315位孤寡老人迎来温暖中秋,每一颗心都找到了“家”

善,是天地的法则,也是宇宙运行的动力。正是因为有善充盈于世间,生命才得以温暖流转。——心智教育体系创始人包丰源老师在太原

善,是天地的法则,也是宇宙运行的动力。正是因为有善充盈于世间,生命才得以温暖流转。——心智教育体系创始人包丰源老师

在太原,一位老人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喃喃道:“好久没人陪我说话了……”

在北京,许伯早早等在村口,桌上摆好了桔子、瓜子、葡萄,茶香袅袅。他等了一年,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他们中,有人失明,有人失聪,有人卧床数十年,有人一生无儿无女。

而在这个中秋,他们等来了一群“记得他们的人”。

01

你来了,就是团圆

“5年了,你们每年都来两次,我天天盼着你们来。”北京66岁的许伯,话没说几句,眼眶就红了。

他特意买了桔子、葵花子、葡萄,沏好茶,站在村口等待志愿者们的到来。

“祝包老师健康,祝大家都健康。”他说。

在南宁,89岁的杨阿姨拄着拐杖在楼下等待。

她耳清目明,思维清晰,却常年面对空落落的房子——两个儿子前几年相继逝世。

“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轻声说。

这不是个案。

截至2024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43%为独居状态,人数高达1.3亿。

独居老人患抑郁症的概率,比非独居老人高出15%。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渴望被听见、被看见的生命。

2025年9月20日至10月4日,由广东省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太阳送温暖公益行动——中秋节关爱孤寡老人活动”在全国13个城市(汕尾、佛山、北京、南宁、太原、遵义、广州、惠州、包头、中山、德阳、揭阳、湛江)同步开展。

280名志愿者,走进315位孤寡老人的家门,送去物资与慰问金共计164,866.1元,也送出一份“你并不孤单”的温暖关怀。

广州的钟阿姨是社区低保户,家住低洼地带,每逢台风来袭,情况都让人揪心。

谈起往事,她泪光闪烁:“多年前,包老师出资帮我修缮了家门,这么多年,你们从没忘记我。”

太原的郭大爷把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他说志愿者们就像自己的亲人:“每年都来,让我觉得特别暖。”

广州的戚姨曾经三次腰部骨折,却依旧开朗。她笑着说:“终于有人听我说话,我不用再对着电视自言自语了。”

真正的团圆,不是一桌盛宴,而是有人愿意为你停留,听你说话,陪你走一段不孤单的路。

14年来,“中国太阳送温暖公益行动——中秋节关爱孤寡老人活动”已覆盖全国超25个城市,累计惠及超10200人次,基金会累计支出超406.4万元。

这不仅是慈善,更是一场跨越时间的陪伴——他们让爱,成为了习惯。

02

“孤勇者”: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创始人包丰源老师在探访过程中,深有感触:“他们不是被怜悯的弱者,而是用生命诠释‘坚韧’二字的勇者。”

德阳的彭爷爷,右眼失明,却把日子过得敞亮温暖。

他养了许多鸡,时常将新鲜的鸡蛋带到市场上售卖,自食其力,将平凡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有生机。

北京的丁阿姨79岁,身患高血压、冠心病、重度骨关节病,却热情地为志愿者唱起京腔津韵,还写得一手好字。

看到志愿者带来的合影,她笑得像个孩子。

南宁的黄叔叔与生病的儿子相依为命,靠低保维持生活。

尽管艰难,他仍感恩政府提供的免费治疗,每天坚持去江边游泳:“要把身体养好,不麻烦别人。”

还有更多“孤勇者”的身影:

太原的荣叔,爱看书、爱听戏,院子里种着小菜园。临走时,他执意将自己种的红枣和蔬菜塞给志愿者,让大家带回去尝尝;

北京的杨伯70岁,今年新添了一辆拖拉机和一辆电三轮,墙边整整齐齐码放着收集来的纸箱、塑料瓶,他说自己喜欢干活,一刻也闲不住;

南宁的徐伯78岁,拿出近期为画展而创作的10幅国画,诗句“江山由我乐,不用羡神仙”正是他乐观人生的写照。

他现场题字:“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为心智家园题之。”

那一刻,志愿者们纷纷感触:“我们不只是在探访,而是在参与一场生命的共振。”

14年的坚守,是那份牵挂,是温暖的回流,是生命的唤醒。

03

唤醒生命,也点亮自己

《礼记·礼运》有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看到老人们热切的期盼与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眼神,志愿者们内心更加笃定:要更多地探望与关心他们。

14年来,心智家园慈善基金会从解决温饱、改善居住,到给予精神关怀,一步步走近老人们的内心世界。

一个风扇,一份安心广州的祥叔家中的吊扇老旧危险,包丰源老师探访后立即安排更换。两天后,志愿者已将新风扇安装到位。

一台收音机,一个世界独居的史阿姨渴望一台稍大的收音机,那是她与外界唯一的联系。收到包丰源老师的捐赠后,她的世界变得宽广而温暖。

他们虽孤独,却依旧独立自强,渴望与世界链接。

他们虽贫瘠,却有着坚韧的生命力,从不向世界妥协。

施比受更有福。这次公益行动是一次唤醒的教育。

唤醒老人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也唤醒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善意。

善言虽微,足以温暖人心;

善行虽小,却能润泽万物;

善念无形,却蕴藏着无穷能量。

14年的坚持,不仅是慈善行为的延续,更是一种社会价值的倡导与文明温度的传递。

基金会践行“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的理念,诠释了公益不仅是物质的支持,更是心灵的共建与精神的传承。

关爱老人,不仅是对传统美德的坚守,更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这不是一人之责,而是需要整个社会携手同行的使命。

愿你我都能成为那盏灯,照亮他人,也温暖自己。

因为这不仅是对他人的救赎,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最深情的回应。

以下为志愿者名单,感谢他们的支持与付出(排名不分先后):

包丰源(党员)、黎凯如(党员)、黄惠仪(党员)、王娜(党员)、黎顺填(党员)、侯伟乐(党员)、郝乐乐(党员)、滕莉(党员)、王璐璐、钟惠妮、陈卫坚、谈剑萍、张惠然、刘溢洋、招启阳、招倩茜、桑宁、何茫兰、陈金枝、谭碧怡、刘艳红、谢海庚、钟其双、卢雄高、朱珠、谭丽韵、黄小桃、卓元莺、姚梨莉、卢小雁、冯凤慧、黄洁珍、黄慧英、邓秀丽、侯伟乐、苏嘉敏、黄嘉豪、禤卫娉、黄惠仪(党员)、陈钊仪(党员)、霍立韵(党员)、黄惠筠(党员)、陈专(党员)、张惠金、李贤秀、钟淑坤、晏智慧、丁楠雁、卢伟琪、莫嘉俊、麦汝胜、李绪健、李秀珍、段燕君、何淑琼、何宇彤、霍英光、蔡小红、李瑞涛、梁淑雯、梁就明、谢欣然、谢敏航、张文会、陈志婷、黎志华、李殷如、张新珍、谢敏成、刘展云、招阳、吕培芝、谢菲菲、叶永昌、邢超、岑业敏、何盛鑑、陈静、李伊华、林叙江、许苑琳、蔡映儿、廖冠良(党员)、徐正东(党员)、黄宇(党员)、刘燕(党员)、黄含苏(党员)、李凌(党员)、潘玉华(党员)、陈凤、邓春莲、杜慧霞、蒋晓荣、甘镇枝、何惠清、何小华、黄东燕、江广均、姜昕宏、雷小媚、李莺飞、梁梨、梁育硕、刘安琪、徐艺宾、林潇语、黄珍平、刘春玲、刘思平、罗寀宾、孙会洁、唐军、陈小周、王超、韦金萍、韦晓竞、黄华、徐媛媛、徐正桂、叶昭瞳、韦玉兰、张君燕、赵平娟、周洁、周明月、黄洁、李宝芳、阙海萍、梁桂敏、伍桂妹、陈长虹、岳春红(党员)、王和平(党员)、吴影、吴芳、孙伟健、姚瑶、张振华、刘溪源、于丽云、郭春玉、崔丽娟、王娟、刘春光、王艳辉、沈楚敏、沈楚洁、沈锦暖、沈楚源、沈楚铭、李瑞萍(党员)、卫青(党员)、武鹤(党员)、李静、赵秦、田玉华、李庆红、杨帆、郭卫红、边新秀、曹妍斐、康建、常未平、赵勇、王强(党员)、梅桂林、梅纪林、陈尚敏、沈慧艳、戴微微、杨伟丽、余佩窈、梅玲、冷秀娟、欧阳娟、龚平芳、岳妮、孔晓娟、贾俊萍、张艳秋、张娜、周卓莹(党员)、刘蕊晴(党员)、刘静波、李虹霞、郑奇屏、钟锦芳、余晨菲、刘楚钰、黄慧仪、蔡学敏(党员)、潘永嘉、岑泳珊、黄嘉豪、方芳、冯金容、喻荔、牟俊飞、杨艳辉、黄业开、王丹、何乔欣、曾明燕、曹慧雯、邓君(党员)、高艳芬(党员)、田雪丛(党员)、易伟(党员)、王春圆、农卫新、满新萌、廖桂英、柴新春(党员)、尹君(党员)、朱文博(党员)、陈明光(党员)、金谧、陈丽莉、范露华、邱堇庭、梁书英、曹可、程中贵、刘芳、魏肖萍、陶丽、周恬、张雪、刘祥莉、吴茂菁、刘敏、谢芳、王敏、田燕、尹芳、林彦、毛雪帆、胡铁军、王培熹、苏萍、刘英、李晶、邓扬、王丽娜、王楚珍、朱铭扬、高文英、王妙清、曾金梅、谭丰(党员)、谭晓华(党员)、辜丽元(党员)、陈海锋(党员)、杨满(党员)、林康英(党员)、郑东燕(党员)、莫凯程(党员)、余海梅(党员)、陈伟玲、江艳、梁文玉、黄秋妹、梁美清、何冰泉、吴嘉恩、翟燕坤、余晓莉、黄晓双、郭凯旋、吴怡佳、吕生如、黄诗淇、林志英、林亚明、许敏儿、刘晓红、梁平、沈海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