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境转而意一气,转而不折,自然的过渡,就叫合适的跳跃。 如“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从宫花寂寞,跃进到白头宫女,又跃到闲坐说起当年开元盛世的唐玄宗,这种景不一,但意统一,虽跃进,但不突兀,很自然又贴切,转境但不折意,就叫合适的跳跃。 如果这种跳跃,有一分勉强,拼凑,就有一分修养不到,有一分折裂,人性就有一分激躁。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也是跳跃,但是对称相谐调合和,在这阴阳对称当中,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意思,不可拆分,这是合适的跳跃。 但是,现在许多所谓诗人,只追求渲泄表现,把修养底蕴都给丢了,他还会知道什么叫合适跳跃么?大多都心性未沉淀,便争奇而斗艳,德器不修补,神魂先发耗,跳跃起来怎么激烈刚折怎么写,于人,于己,于世,半点好处都没有,还怨天尤人,不遇知己明主赏识,性格愈发促狭,诗风越发虚浮幻艳,牵神而去。一个个不自杀就夭折,或穷途凄遑,或奇祸横生。 但是,从来没从自身所研习文学检讨深查,最可恨的是自己身死,尚遗惑民风趋浮艳,今天许多人无才识,浮艳都写不出来,于是拿了丑奇充通俗了。更是令人感慨。 宋词为什么开始叫艳科,不仅是因为兴于教坊,更是因为情发不收而难制。所以宋词之初多委婉含蓄以约性,婉约派居多。兀自如此,文学大家们发现这问题,只是有时闲写调节情绪,并不深耕致力于此,唐朝科考考排律诗,但宋朝乃至后世,没一个朝代科考考宋词的。 因为这里头有个修养的问题,有个致情绪致性格渲泄易不易制的问题。 所以晏殊后来发现这个问题,再不填词,而且对自己年轻时填的词句一概不承认,还严禁儿子晏几道填词,但晏几道没发现这问题,瞒着老爹填词无数,本来老爹为相,自己却混得极惨。 为什么,诗束尾气,词放余情。放情失控就容易泄性,损精气耗神魂而伤命。 所以,李清照填词,极尽婉约,但李清照写诗,豪迈雄健之极。因为她懂。 苏轼想改宋词艳科之名,诗法填词,豪放来豪放去,末句段不得不缓归沉穆,还能不束一束性气,所以看看宋豪放词,只是开篇中程豪放,到末了,都缓一缓。大江东去,浪滔尽,多豪放,到末了就多情应笑我,一樽还酹江月了。年少侠气,结交五都雄,多豪放,到末了就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多豪,最后就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了。乾坤能大,算蛟龙,原不是池中物多豪,最后就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不这样就难以谐调词气音韵与情绪的发挥统一。难以约性修养。 兀自如此,李清照还经常讽刺苏轼词,许多失律不谐调的地方,一般文人敢去讽刺苏轼词么,但李清照的指误,古大文学家没一人站出来反驳,因为词为诗之余气,渲情灵动的性质,体式韵律的谐调,决定了词只能这样填,不然很容易失律或失修。 大伙都知道李清照说的没错,但是,填词文人都又想去掉宋词浮艳之名,只能这样诗法誓志入词,算蛟龙,原不是池中物。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老夫聊发少年狂,等豪放句,好象要誓词冲锋一样,其实已失去文学束气制性之道,所以最后必须有暮归缓放之气。但词牌的律调是固定的,难免就出现一些不那么谐调的字音与律应,大伙都知道,就没人去反驳李清照。也反驳不了。 我个人只发现一个豪放词人很了不起,就是毛主席,填词最后虽也收一收,但始终不堕英雄气,含积极奋发之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眼界多阔,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气魄多豪。 最后一句俱往矣,一跌挫等于收了收,但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又积极奋发自信的拾起来了。 这是天纵神武英才,不是常人能学得来的。 所以,今天,很多表面夸毛主席这首词好,实际并不知道怎么好,甚至读熟了,感觉文采也不见得比一些宋词强,而且有些虚筑豪气,空大感觉。但是,民国时代的文人骚客,可比今天的教授专家强太多了,见到这首词都震惊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只是一种景么?不也是一种与天比高的情绪精神么。但接下来转的两句多好,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从欲与天公试比高,到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不是跳跃么? 但是多对立统一又贴切,契于境又洽于情,过渡自然,且转而不折。与天比高是英雄情,为大好江山折腰也是英雄情。仔细体会对立统一,词意虽跳跃,但气意内境相续自然承平踏实,所以后来的秦皇汉武等比意句,虽如虚筑,但有托底的基石。而且宋豪放词人常怀故思,但毛主席词是瞻望的未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比的是当世。所以,虽然唐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有赋法虚筑豪气的手法,但并不失当,也并不虚,因为有今朝的风流人物,英雄豪杰,在当世托底对比。 而且至始至终,不堕奋发英气。 这个真是世所罕见的,实际说豪言大话谁都会说,但说来贴切踏实,转渡自然,自始至终,不失修为,不堕豪气的豪放词,翻开中国文学史看看,真的几乎找不到。 所以蒋介石见了这阙词都觉得雄气逼人,压得他难
虽境转而意一气,转而不折,自然的过渡,就叫合适的跳跃。 如“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
默玄吟雷爱文学
2024-09-10 10:48:0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