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广东人,你为什么这么能生!七年蝉联“生娃冠军”背后的反转真相

广东街头,年轻父母推着婴儿车,茶楼里四代同堂聚餐,这一幕幕生活场景背后,藏着这个人口大省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生娃冠军”的秘

广东街头,年轻父母推着婴儿车,茶楼里四代同堂聚餐,这一幕幕生活场景背后,藏着这个人口大省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生娃冠军”的秘密。

“我又怀孕了!”广州天河区的白领小林在家庭微信群宣布这一消息时,内心五味杂陈。这已经是她三年内的第二个孩子。而在同一时间,几百公里外的潮汕地区,26岁的小陈已经成为了三个孩子的母亲。

像小林和小陈这样的家庭,在广东并不少见。当全国多地为人少生娃发愁时,广东却悄悄连续七年拿下“生娃冠军”。

01 生娃冠军:广东的双料冠军

2024年,广东再次拿下两项全国第一。最新数据显示,广东常住人口达到1.278亿,比上年增加74万人,出生人口高达113万人,出生率达到8.89‰。

这两项数据让广东双双夺冠,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口双料冠军”。

纵观全国,广东的生育表现堪称“逆天”。广东已连续5年成为全国唯一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7年稳坐第一生育大省的宝座。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2024年,广东出生人口在连续6年下降后首次实现止跌回升,比2022年和2023年的水平都要高。

这一增长趋势在2024年上半年就已显现,当时广东住院分娩活产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

02 生育密码:广东人为什么这么能生?

广东人生育的“三板斧”:年轻移民、传统文化、经济活力。

广东人为什么这么愿意生孩子?专家们分析认为,这背后有一系列复杂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年轻的人口结构。广东是人口流入大省,每年吸引大量外来年轻人口。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指出,广东常住人口总量全国第一,省外流入人口多且年龄结构偏年轻,处于婚育高峰期的比例高。

第二,传统的生育文化。尤其是在粤东潮汕和粤西湛江等地,虽然生育意愿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多数地区,为整体生育水平提供了支撑。这种传统力量,成为广东生育率的“压舱石”。

第三,活跃的经济环境。2024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14.1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5%。活跃的经济生态为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而不断涌入的劳动力又为广东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关键的人力资本。

然而,这些优势背后,却藏着一个个反转。

03 反转之一:生育率其实并不高

看起来“很能生”的广东,其实面临着严峻的生育危机。

根据《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广东的生育水平长期低于正常更替水平。在2020年之前,因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补偿生育,生育水平略有提高,预计在2017-2018年达到最高1.8左右。

但随后总和生育率预计将长期保持在1.6左右,低于2.1的正常更替水平。

这意味着,广东人“能生”只是一个假象,真正支撑起百万出生人口的是广东庞大的人口基数。每个家庭的平均孩子数量其实并不高,甚至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水平。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教授在近期的一次研讨会上指出,广东要加快建设生育友好省,粤港澳大湾区要率先建设生育友好湾区。

这样才能以适度的人口规模和生育水平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充分的人口储备。

04 反转之二:人口红利正在消退

广东享受着人口结构相对年轻的红利,但这一优势正在消退。

数据显示,广东人口老龄化将明显加速。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上升到2030年的11%左右。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应降低,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至2030年的72%左右。

更令人担忧的是,劳动年龄人口老化现象将不断加重,45岁以上的劳动力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总抚养比将持续提升,2030年达到约38%。

“我省人口老龄化加速将明显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凸显劳动力有效供给的不足,人口红利减弱,”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中明确写道,“这将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力。”

05 政策出击:广东如何应对生育危机?

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广东正在全面出击,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经济支持:2025年5月,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落实好发放育儿补贴政策,简化补贴发放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加大对二孩、三孩家庭的生育支持力度”。

医疗保障:2025年7月,广东省医保局传来消息,正在研究将符合规定的保胎治疗费用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目标是实现目录内费用“零自付”。

相关政策有望年内出台。2025年8月,广东更进一步印发了《广东省医疗保障局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生育相关诊疗项目限定支付范围的通知》。

服务完善:广东已提出,要实施儿童医疗服务行动,推动全省二级、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均提供儿科服务。同时,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

06 人才战略: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在生育政策之外,广东还有一个大招:把人才“请进来”。

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博士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建议,广东需要保持第一动力(常住人口自然增长),增强第二动力(户籍人口净迁入),稳定第三动力(省外人口流入)。

具体而言,要“稳定省外流入人口存量,积极发展新的增量”。

2025年,广东启动了“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提出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的目标。此后全省各地密集推出大量面向创新型人才的招聘活动,首期募集优质就业岗位超60万个。

广东正努力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截至2024年上半年,广东全省技能人才数量达到2019万人,高技能人才722万人。

2024年广东全省新招收博士后6041人,在站博士后总量超1.5万人,在站规模和每年新招收博士后人数稳居全国第一。

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家长排起了长龙;周末的公园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这些日常景象,或许正是广东经济活力的最好证明。

但数字背后,广东同样面临着生育率走低、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其他省份看着广东的“百万出生人口”羡慕不已,却不知广东也在为未来的发展担忧。

广东现象或许提供了一个启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包容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可以并行不悖,它们共同编织了一张人口稳定发展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