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买小米17Pro=人傻钱多?我觉得...

上周在论坛上看到一条神评论:小米17 Pro这配置,同价位里就是垫底的,买的人不是人傻就是钱多。说实话,看了参数表,我都

上周在论坛上看到一条神评论:小米17 Pro这配置,同价位里就是垫底的,买的人不是人傻就是钱多。

说实话,看了参数表,我都有点没法反驳。小米17 Pro Max的长焦镜头是三星GN8,底只有1/2英寸,OV那边都用上2亿像素的,底一个比一个大。

屏幕亮度也是倒数,马达体积甚至不如当年被小米吐槽的荣耀Magic 8 Pro。价格还死贵,512G版本也是最贵的。

明明荣耀Magic 8 Pro才是堆料王,但销量大家也都知道啥样。

这就尴尬了,100多万用户花真金白银买它,到底图啥呢?

上周末撸串,我有个搞贷款的发小,一年收入够买十台这手机,正用着小米17 Pro Max。我忍不住问他:你是不是钱多烧的?

他头都没抬,把手机怼我脸上:你天天研究参数,能肉眼看出这是1/2底还是1/1.4底?我看不出来。

他又问:跑分350万和300万,打开微信能快0.01秒?我直接语塞。

最后他说:系统流畅不流畅,相册云同步好不好用,我天天都用,感觉很明显。

问题就出在这儿。

咱们老把“理性消费”跟“背参数”划等号,好像不把跑分、ppi、像素尺寸背下来,就没资格买手机。

但真正的理性是知道自己需要啥。

买iPhone的被骂“人傻钱多”十几年了,但人家用户最忠诚,为啥?因为核心需求就是省心、稳定。

动画流畅、生态无缝连接、隐私保护好,iPhone在这几点上做到了极致,信号差、充电慢这些缺点,人家不在乎,或者说可以接受。

小米17 Pro的用户也一样。他们不是不懂参数,而是太懂自己了。

这些人是“体验至上”,买的是用起来爽,不是看参数。什么是“用起来爽”?就是你每天都用,每次用都觉得好的东西。

系统流畅不流畅、拍照直接发朋友圈好不好看、家里的小米设备用起来顺不顺手。

你说GN8底小?小米优化算法后,白天拍风景发群里,没人看出区别。马达小?但日常震感正好,谁会没事量它有多大?

反过来说,那些喜欢研究参数的人,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想要啥,就想着“要买就买最好的”。

2K屏肯定要,但看不看得出区别无所谓;2亿像素必须有,内存够不够用也不管。

这在消费心理学里叫做“技术指标陷阱”:需求不明确的时候,就用参数最大化来代替体验。

当年小米刚火的时候,不就是把体验变成参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用户?现在它反过来,教用户别被参数绑架,这招厉害的地方在于——

它赌你已经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别轻易给100万用户贴标签。你觉得人家傻,人家还觉得你累呢。

手机这东西,本来就是谁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喜欢研究参数的可以选择性价比高的机器,重视体验的可以选择小米17 Pro,大家各取所需,挺好的。

看到这个评论我有点...有点酸,有点自以为是,还有点装懂。

反正,花自己的钱让自己开心,都没有对错的,每个人需求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