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简史5
世阳聊过去
2024-09-04 14:14:51
宋朝虽然同意和谈,但是并未放弃攻打西夏的打算,在准备了几年后,又开始攻打西夏。双方互有胜负,在1119年西夏取得了一次战争的胜利后,请求与宋朝议和。此时宋朝已准备和金朝联合灭掉辽朝,收复幽云十六州,无暇西顾,于是答应了。
在金朝攻打辽朝期间,西夏多次出兵援辽,但都失败了。在辽朝灭亡前夕,金朝告诉西夏如果能像对待辽朝的礼数一样对待金朝,金朝将会把辽朝西北一带的地方割让给西夏。李乾顺看到辽朝灭亡已成定局,于是答应。1124年,李乾顺向金朝上表,表示臣服于金朝。
南宋朝的宋高宗即位后,希望联合西夏共同打击金朝,但是此时南宋元气大伤、国力衰弱,西夏并未同意。后来,李乾顺担心金朝借攻打南宋的时候威胁自己,与南宋取得联系,但是因为双方都缺乏诚意,所以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在绍兴和议后,西夏与南宋隔着金朝,不再接壤,两国关系基本断绝,少有往来。
1139年,李乾顺去世,谥号圣文皇帝,庙号崇宗。
李乾顺去世后,其子李仁孝继位,李仁孝在位时期是西夏的全盛时期,他在位55年,享年70岁,是西夏在位时间最长和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父亲在位54年,西夏10位皇帝,这父子的统治时间就占了一半多。
李仁孝与他父亲一样,十分仰慕中原儒家文化,下令模仿宋朝制度,建立太学,在各州县设立学校,教授儒学,令州郡建立孔庙,祭祀孔子,尊孔子为“文宣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孔子推到了帝的高位。他还下令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李仁孝不仅崇尚儒家,还尊崇佛教。佛教是西夏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几乎全民信奉,寺院遍布全国,连西夏皇陵的建筑风格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李仁孝在提倡以儒治国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建设。他进一步完善了中央和地方的官制和吏治建设。在天盛年间,专门组织人员参照唐宋律令,结合西夏国情,编纂了一部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军事法诸法在内的综合性法典,定名为《天盛改旧新定律令》,颁布通行。
李仁孝统治时期也是西夏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大量的文学与学术著作问世,印刷与出版事业十分发达。
不过,李仁孝在位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让西夏分裂为两个国家。西夏有位大臣叫任得敬,他原本是宋朝官员,后来投降西夏,并把女儿献给夏崇宗李乾顺为妃,之后又被立为皇后。李乾顺去世后,李仁孝尊这位嫡母为太后。任得敬成为中书令、国相,被封为楚王,成为了西夏权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