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日本刚刚正式宣布了! 当地时间9月1日,日本环境省宣布:在鹿儿岛县奄美大岛成功“根除”入侵物种印度小猫鼬,这看似是一个环保领域的大捷,这次“根除”行动,日本可是下了血本,十年时间,花了超过10亿日元才达成目标。虽说消灭了这些小猫鼬。 可问题是,这代价真的值得吗? 要知道,入侵物种可不是只在日本有,全世界哪都在为这事头疼,尤其是那些生态环境复杂的地方,印度小猫鼬这种生物适应能力强得惊人,繁殖速度也快,就像一块牛皮糖,一旦黏上了就甩不掉。 这种,印度小猫鼬(Herpestes auropunctatus),原产于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地。 这种动物体型不大,成年后的体长大约在30到45厘米之间,体重在600克到1.5公斤左右,虽然看起来像一只小猫,但它可没那么温顺。 19世纪末,印度小猫鼬被引入世界各地,包括加勒比地区、夏威夷群岛和日本等地,最初是为了控制老鼠和蛇的数量。 然而,这种计划最终却适得其反。 印度小猫鼬适应能力极强,几乎是杂食性动物,什么都能吃,昆虫、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甚至鸟蛋和果实都不放过。 在奄美大岛,它们特别喜欢捕食当地的濒危物种,比如奄美兔和奄美黑兔,这些动物本来就在全球范围内极其稀少,再加上印度小猫鼬的“参与”,它们的生存状况更加岌岌可危。 印度小猫鼬的繁殖速度惊人,一年可以繁殖两次,每次能产下2到4只幼崽,这种高繁殖率使得它们的数量迅速增长,很快在当地扎根,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强大的“侵略者”。 更糟糕的是,印度小猫鼬在没有天敌的环境中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这让它们更容易扩展自己的领地,危害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再说了,奄美大岛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这才给了日本这个机会去彻底消灭小猫鼬,但其他地方能不能有这样的幸运还真不好说。 印度小猫鼬对当地濒危物种造成了严重威胁,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可即使在日本这种情况都花了十年时间,那其他地方呢? 难不成每一个国家都得用十年、花个几亿甚至几十亿才能搞定入侵物种?这根本不现实啊。 就像日本这次,看起来是把小猫鼬赶尽杀绝了,可实际上,全球范围内入侵物种的威胁才刚刚开始。 这次“胜利”虽然值得称道,但若不从根本上改变现状,那这场战争注定是场消耗战。 最后结果如何,谁也说不准。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若不能趁早下狠手,光靠事后“根除”,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永远摆脱不了入侵物种的阴影。 #呼吁日本深思# #日本咋样了#
全球首例! 日本刚刚正式宣布了! 当地时间9月1日,日本环境省宣布:在鹿儿岛县奄
特友谈文化
2024-09-02 16:26:30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