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象之一百一十八:法国的葡萄酒文化
法国曾有“浪漫的葡萄酒帝国”之称,每年84亿欧元的产值,其中50多亿欧元出口;提供30万个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葡萄酒和香水、艾菲尔铁塔一样,是法国的“名片”。葡萄酒文化不仅表现了法兰西民族对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国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法国虽然不是葡萄酒的诞生地,但其葡萄酒历史却十分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左右。公元前六世纪,希腊人把葡萄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公元前51年,凯撒征服了高卢地区,正式的葡萄树栽培便在此展开。
法国的葡萄酒产区多位于北纬42至49.5度之间,这正是最适合种植葡萄酒的纬度。南部为地中海气候,西部地区海拔相对较高,同时也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而东部地区的勃艮第、阿尔萨斯和香槟区更具大陆性气候特征。这些纬度、海拔、洋流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伴,为种类丰富的法国葡萄酒创造了极好的地理气候条件。
法国葡萄酒,这一蕴含着历史、文化与艺术的饮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每一瓶葡萄酒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象征意义,但根据其用途和特性,大致可以分为红葡萄和白葡萄两大类品种,而作为“葡萄酒的灵魂”白兰地,在酿造原料、酿造方法、陈酿时间、调配、年份、酒精度、颜色、口感等多个方面与葡萄酒有本质不同。
法国葡萄酒主要使用葡萄作为原料,而白兰地的原料除了葡萄外,还包括葡萄皮渣或苹果等水果;葡萄酒是通过自然发酵的方法将葡萄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属于发酵酒,而白兰地则是通过蒸馏的方法,将水果发酵后的酒精提取出来,属于蒸馏酒;葡萄酒的陈酿时间因品种而异,而白兰地的陈酿时间至少为2年,且越陈越香;葡萄酒的酒精度大都在8%~14%之间,而白兰地在装瓶时的最低酒精度为40%。葡萄酒的颜色多样,包括红葡萄酒的紫红色、白葡萄酒的淡黄色等,而白兰地的基准颜色为琥珀色;葡萄酒口感柔和,带有果香和花香,适合与餐点搭配,白兰地却口感浓烈,带有强烈的果香和花香,适合在餐后或特殊场合饮用。此外,白兰地和法国葡萄酒还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在欧洲,法国葡萄酒作为一种高雅的酒精饮料,常常与贵族文化和社交礼仪联系在一起,而在中国,白兰地更受欢迎,特别是在广东地区,被视为一种高档的酒精饮料,常用于招待贵客或在特殊场合饮用。
在法国人眼里,白兰地代表着丰收和和平,也代表着味觉的快乐。法国人醉心于酿造精美的葡萄酒,精致、美味的葡萄酒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每一瓶葡萄酒都有其独特内涵或象征浪漫与情怀,或优雅、神圣,寄托着生命的灵动。
法国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80年左右。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法国波尔多红酒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葡萄酒品种之一。此后,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地位逐渐确立,尤其是在高端宴请场合,波尔多红酒成为了常见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成为了许多品酒爱好者的首选。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欧班列为法国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打通了一条新的通道,进一步促进了法国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和普及。
白兰地早在20世纪初就进入了中国,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进口白兰地都来自法国产区。今年4月,来自法国的白兰地进口额占比为99.69%。其进口量达到了392万升,同比增长29.66%;进口额为1.63亿美元,同比增长42.95%。同时,白兰地的进口均价也进一步提升,达到了40.92美元/升,与之相比白兰地一季度进口均价为 38.17美元/升。
中法作为世界两大强国,同时也是两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经贸合作方面关系紧密。具体到葡萄酒产业,法国葡萄酒在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份额长期排名第一,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