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普宁寺,清王朝的第一座皇家寺院
马和杰
2024-08-21 20:25:57
Tips:
1.历史背景:
清乾隆二十年五月(1760年),清政府派班第为大将,出兵讨伐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反动头目达瓦齐叛乱。达瓦齐被维吾尔族首领霍集斯擒获,压解到清军营内。
准噶尔部另一个反动首领阿睦尔撒纳在霍集斯擒住达瓦齐后仍继续叛乱, 并勾结沙皇俄国等外部势力,当遭到清军攻击后,阿睦尔撒纳逃亡俄国。两股叛乱军队被剿灭后。乾隆为了纪念两次平叛的胜利,在承德避暑山庄为厄鲁特四部(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物和硕物)上层贵族设宴封爵,并故仿西藏桑鸢寺,在山庄北部修建了清王朝第一座皇家寺庙,“普宁寺”。
2. 普宁寺是一座典型的汉藏合璧式的寺庙。整座寺庙平面布局严谨,以大雄宝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半部是汉族寺庙传统的伽蓝七堂式布局(伽蓝,即寺庙。七堂一般是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
后半部是藏式形式,是仿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的曼陀罗,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便供奉在主体建筑大乘之阁中。
3. 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7.21米,是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
4. 普宁寺在乾隆时期,成为了西藏、蒙古诸部与清王朝政府在宗教与政治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场所。
六世班禅东行朝拜皇帝时下榻在普宁寺。
蒙古族喇嘛教最高领袖哲不尊丹巴图克图以及诸部王公、台吉也都定期来普宁寺朝拜。
普通僧侣信众,也长途跋涉到普宁寺礼佛进香。普宁寺成为民族团结的产物,清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