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一遍,精神问题,乃气病】•是气病,就必须要从整体去把握。冶好...

一颗奥利奥蘑菇 2024-08-11 15:03:05
【再说一遍,精神问题,乃气病】 • 是气病,就必须要从整体去把握。冶好了这里,坏了那里,按下葫芦起了瓢的事儿很常见。 • 脏腑辨证是个大循环,搞不清辩证,像焦虑,抑郁,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这些,总觉得无处下手,怎么用💊怎么不对。 • 不要说患者一点信心都没了,连中醫大夫都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 那就太悲哀了。 [种草R] 要冶好精神病,先把脏腑辩证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通通扔掉。冶病啊,是用藥冶其逆,然后再去探索理论。 • 老祖宗讲,知犯何逆,随证冶之,就是这个道理。 • 所有的病起步都是一气偶偏。把脉的时候,把到特别明显的那个脉就抓住了主要矛盾。 • 然后看出其逆,证是标,逆是病根,标本兼冶就行了。如果不知其逆肯定是无从下手,吃了也白吃。 [种草R] 到门诊来看诊的,还是重症的多,轻症的都在大翳院嘛,在那冶不好了才会过来。所以轻症的反倒少,有那么一些没准还是介绍来的。 • 你像这些症状复杂的患者,必须抓主证。 • 比如说,一个患者从把脉来看,脉弦,但并不紧张,脉力不紧绷,重按后沉部并无热像。 • 只看脉,就要应该能大致的推断出,只是表被郁,内部并无大热。 • 然后才是问诊,要是没有大便干、便秘,阳明就可以排除。 • 要是脉象没有明显的脉呢,就要找到那个明显的其他症状。 • 比方主诉是头疼 ,又没有明显的少阳、厥阴证,这个时候才会需要用到脏腑辩证。 • 用一气流转的思路去辩证,再结合部分的脏腑辩证。基本上到这个阶段就可以推断出是什么病症。 • 有的情况见的多了,一打眼就能看出来问题出在哪里,根本不用拿着脏腑五行升降浮沉那些空想出来的理论瞎碰。 • 更何况那些东西很多不过是围着脾胃打转。 [种草R] 有不少人,一说病就是说虚了,说了跟没说一样。因为从人体正气的角度看,只要患病了,都是虚了。 • 但是三阳病的正气比三阴病的正气要足,所以三阳病归为正实病。 • 中醫冶病,说到底还是在纠偏。 • 损阳的方子,发散郁阳,实际上是间接的滋阴,本质就是冶疗阳盛阴虚的情况。 • 只有到了三阴真寒才需要扶阳损阴。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