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漂亮!”四川,一女子带孩子购物,因口渴,孩子拿了1瓶饮料当场喝完,当女子拿

况青君观百态 2024-08-05 16:07:49

干的漂亮!”四川,一女子带孩子购物,因口渴,孩子拿了1瓶饮料当场喝完 ,当女子拿着空饮料瓶到门口结账,收银员说她是偷东西盗窃,要按10倍的赔偿收钱。女子与她理论,超市的保安也来给收银员助阵,女子不想纠缠,付了10倍的罚款。女子出门后找到消协,消协立刻来人,结果令人意外。 近日,一则关于“母亲带子超市购物,孩子试饮却被指偷窃”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事件发生在四川成都,陈女士带儿子小伟逛超市时,孩子感到口渴,陈女士便让他先打开饮料解渴,打算结账时说明情况。然而,收银员并未接受解释,反而指责他们偷窃,并要求陈女士支付饮料价格的十倍赔偿。陈女士感到极度委屈,在压力之下支付了1500元“赔偿金”。之后,她将此事发布到网络,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超市方面意识到错误,退还了“罚款”并道歉。 此类事件并非个例,类似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根据法律规定,超市无权随意给消费行为定性,除非消费者明知故犯,且涉及金额较大。陈女士的行为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而超市的巨额索赔则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面对超市的霸道行为,陈女士选择维权,将问题反映至消费者协会。去年我国消协共受理消费者投诉逾224万件,其中涉及超市霸王条款、服务质量等问题。 商家之所以敢于如此嚣张,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消费者的妥协心理。陈女士的维权行为,对于这些无良商家来说是一次警示。 当然,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要。陈女士让儿子在付款前打开饮料的行为,无论是否合适,超市的应对方式也有待商榷。 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儿童行为,为家长考虑,适当放宽对儿童零食的食用限制。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不能过于任性。毕竟,超市商品种类繁多,容易引发冲动消费。小的不文明行为,日积月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消费者应提高自律意识,成为遵纪守法的“明白人”。 看似微不足道的超市纠纷,实则反映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日益严重的对立。在人人都是消费者的今天,我们的一言一行对构建和谐消费氛围至关重要。 唯有商家尊重顾客,顾客理解商家,用爱心沟通,才能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消费环境,实现多方共赢。

0 阅读:467

评论列表

子夜

子夜

2
2024-08-10 12:29

啥饮料150一瓶?巴黎水吗?

漫游者

漫游者

1
2024-08-06 14:00

看到就交费,看不到呢?[滑稽笑]

合成革 回复 08-07 20:01
这比超市也是 我在沃尔玛超市 早上没吃饭 饿的要死 直接干两个鸡腿称好打称呢 直接去付款就行了,你付款就可以了 素质不行了,这超市

况青君观百态

况青君观百态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