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到底是谁建立的呢? 我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他们就是陈独秀和李大钊。他们出版爱国刊物,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一起在北京大学共事,建立早期党组织,最后在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1917年,陈独秀应聘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开始着手文科教育的改革与北大的整顿工作。此时的北大,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发源地,吸引了众多志同道合者。到了1918年2月,李大钊担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并与陈独秀开始了更紧密的工作合作。 在李大钊的推动下,他们共同参与编辑《新青年》杂志,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阵地。同年12月,两人又共同创办了《每周评论》杂志,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在思想领域的合作。 这一时期,两人的共同政治理念和理想追求,以及他们的合作经历,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的关注和追随,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思想队伍。因其影响力和贡献,陈独秀和李大钊被誉为“南陈北李”。 五四运动期间,陈独秀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被捕,引起全国舆论的强烈反响,各界对北洋政府的行为表示谴责。几个月后,陈独秀在舆论压力下获释。李大钊得知消息后,非常欣喜,并写下《欢迎独秀出狱》一诗。 1920年1月,陈独秀被邀请至武汉讲学,其演讲引起轰动,并加深了他与李大钊在政治上的合作。同年,两人为避免政府迫害,一同离开北京前往天津,随后陈独秀前往上海。之后,两人虽然身处千里之隔的北京和上海,但却通过书信维系着深厚的联系。 一天,在北京大学办公室里,李大钊迎来了一位意外的访客,俄国人荷荷诺夫金。这次意外的会面,将李大钊引向了一个全新的政治舞台——共产国际希望他能在中国建立一个共产党。 尽管这一提议在当时令李大钊感到惊讶,但荷荷诺夫金的话语及其对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热情和才智的高度评价,让他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个提议。 此时,位于上海的陈独秀虽然对建党的想法持谨慎态度,但与李大钊的书信往来让两人的想法逐渐靠拢。荷荷诺夫金在北京与李大钊的会谈后,立即前往上海,向陈独秀传达了建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1920年4月,另一位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与他的团队抵达北京,他们对李大钊关于建立党的想法表现出强烈的支持,并鼓励他继续与陈独秀沟通合作。维经斯基随后也前往上海,与陈独秀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些交流加深了陈独秀对建党的认可和决心。 到了6月,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新青年》编辑部召开了重要会议,与李汉俊、俞秀松等人共同决定成立初步的党组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形态开始成形。 李大钊在北京的响应同样迅速。接到陈独秀肯定回复后,他立即与张国焘和张申府一同,在北京成立了共产党小组,并逐步扩展到更多地区,显示了他在北方的组织力和影响力。 张国焘和张申府在南北两地之间的穿梭,不仅加强了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党的快速成长。1920年8月,在上海正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运动的开始。这一年秋天,武汉、长沙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共产党组织。 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之后,陈独秀透过一封函件联系了在山东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王乐平,希望他能在济南筹建党的分支机构。 尽管王乐平本人未直接参与,他将这一任务委托给了王尽美和邓恩铭两位学生,他们随后与上海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并在1921年春天正式成立了济南共产党组织。 同时,陈独秀还通过函件与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联系,如在日本的周佛海和在法国的张申府等人,鼓励他们在海外建立党组织。 张申府在法国不仅介绍了刘清扬和周恩来加入党,还与赵世炎和陈公培等人一起,形成了一个无正式名称的小组,这标志着共产党在海外的初步组建。 1920年底,陈独秀应邀前往广东推广新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期间,他受到了张国焘等人的支持,他们认为这将有助于在南方强化共产主义的组织。 到了1921年初,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和陈独秀在北大图书馆进行了多次会谈,讨论如何统一全国的党组织,并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同年6月,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两位共产国际代表抵达上海,他们与李达、李汉俊等人会面,一致认为应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李达等人随即通知了各地的党组织,准备召开大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毛泽东后来将这一事件描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参考资料: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伟大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是这样创立的[M]. 2022
中国共产党到底是谁建立的呢? 我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他们就
混沌于浮云
2024-08-03 22:14:47
0
阅读:896
寒风吹来
任何人都否定不了党的创始人是陈独秀李大钊!
阿波罗
我老乡哦,在老家怀宁县有个独秀山,还有一个独秀公园